十二五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出臺
評論人士認為,應警惕開新車走老路
核心提示
河南經濟在過去的發展中,依靠四大優勢傳統產業取得了高速的發展,例如,曾經輝煌的紡織產業,但是,當新一輪產業開始崛起之時,產業的結構性矛盾便開始凸顯。曾經的產業發展的“山頭”,在新形勢下,可能變為“山坳”。
為搶占未來經濟發展的“山頭”,河南省政府昨日出臺了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指出,未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將成為我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是,有評論人士認為,在政府規劃主導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應警惕其發展中的開新車走老路現象。
現狀
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基礎和優勢
提起河南的優勢產業,似乎很多人都會想到紡織、煤炭、有色金屬、鋼鐵等,這些傳統的產業在河南過去經濟發展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在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中,傳統產業的發展弊端不斷凸顯,要搶占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就需要發展新興產業。
據了解,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河南省具有較好的基礎和優勢。比如,目前河南省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多晶硅、太陽能光伏產品、血液制品、抗生素原料藥、生物能源和超硬材料生產基地,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前列。尤其是電子信息產業,在今年上半年也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長。
但是,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與發達省份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比如,產業規模小,2010年全省高技術產業規模僅占全國的1.8%,僅相當于廣東省的6.6%、江蘇省的8.4%;創新能力較弱,2010年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量1498件,占全國發明專利授權量的1.88%,僅為廣東省的1/10。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