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戶型適用該標準,具體細則或有變化;保障房車位配建標準待明確
核心提示
在鄭州,不但老城居民區外的馬路兩邊,就連鄭東新區居民小區外的馬路兩邊,都成了一眼望不到頭的停車場。由于建筑物停車位配建標準偏低,鄭州市約六成私家車“無家可歸”。昨日,記者從鄭州市有關部門獲悉,為緩解小區停車難問題,從8月10日起,新建住宅停車位配建標準實行一戶配建一個停車位,130㎡及以上戶型要“雙卡雙待”,即至少配建兩個停車位,否則不予審批。據悉,鄭州市預計將于近期出臺《鄭州市公共服務設施配建標準》,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標準都將有一定比例的提高。
【煩惱】
如果有應酬
先把車開回家占位
位于緯一路的某小區,是鄭州市高檔住宅小區之一,記者調查發現,就連這樣的高檔小區,其所配建的車位也達不到每戶一個。
住在該小區的王女士說,她每天下午下班之后就開車回家,如果實在有推脫不掉的應酬,就先把車開回家占個車位,然后再打車或者騎電動車赴約。“因為如果到晚上八九點才把車開回家,就沒有車位了。”
在鄭州,像王女士這樣,為了停車使用“招數”的不乏其人。因為大多小區的停車位都是僧多粥少,而且有的家庭有好幾輛車。所以,晚回的車主往往左沖右突,到最后還是找不到一個位,只好像“遛紅薯”一樣一遍遍地“遛”。
去年鄭州所建車位與新增車輛之比較
2.5萬個停車位 VS 27萬輛汽車
【數據】
鄭州停車位嚴重“缺位”
截至8月20日,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突破200萬輛。這么多車停哪兒?停車難問題已成為市民心頭之痛。本報年初的一篇報道顯示:十多輛新增汽車搶一個新建車位,因為去年鄭州市總共建2.5萬個停車位,卻新增27萬輛汽車。為緩解停車難、解決擁堵問題,鄭州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差異化收費、免費開放市委市政府大院停車位以及鼓勵建設公共停車場等,但由于私家車數量增長太快,目前鄭州約六成私家車沒有停車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