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鄭州市大學路小學內,給孩子報名的家長排成長隊
今年小學報名可在各社區內進行,8月22日,鄭州市二七區一社區內,家長給孩子報名
證件不符合要求的沒報上名,可是即使證件齊全的家長,報名也不順利。自從東方今報開通熱線電話以來,有近500位家長通過打電話或發短信的形式,向東方今報記者訴說自己在報名過程中遇到的“無厘頭”式刁難。
【典型案例】
●倆區政策打架 拿著一沓證也沒報上名
昨天下午,奔波了一天的林先生仍未給孩子報上名,原因是政策打架。
林先生的孩子生于2005年10月,早在6月份,林先生就早早準備好戶口本、身份證等證件。但因他們家去年才在中原區鄭上路小學附近買了房,雖然簽有購房合同,但房子至今還未交工。所以,目前,他們一家三口住在管城區孩子的姑姑家。
林先生說,22日上午,他去管城區的小學報名,被學校告知需開無房證明。但因簽有購房合同,房管局顯示林先生有住房,無法開無房證明。小學相關工作人員建議林先生去新買房所在的區報名。
22日下午,林先生又匆匆忙忙地拿著一沓證件趕到中原區報名,可誰知中原區的學校以“按實際住址確定學校,林先生并不在此居住,不能在此報名”為由,拒絕了林先生的報名。
“難啊。”林先生拿著一沓證件,無奈地搖頭。
●政策漏洞 外來務工子女報名遭“踢皮球”
直至昨天中午12時,陳女士還是對該去哪兒報名摸不著頭腦。她說,她在鄭州市鄭上路160號院租房住,也辦有該區的居住證。前幾天,陳女士把報名所需的合同、借讀證明等證件都備齊了。“我去家附近的鄭上路小學報名卻不被接收。”陳女士說,當時學校說的是生源比較緊張,只收市區戶口的孩子。
根據政策,中原區外來務工子女,可以到附近接收六歲三個月和六周歲適齡兒童的小學報名。于是,陳女士又帶著孩子跑到了附近的建設路六小,可沒想到建設路六小的工作人員卻以陳女士的居住證不在該轄區為由,拒絕接收。
“俺不是要挑學校,只要讓孩兒有學上就中。”陳女士在電話中向記者訴苦。
昨天下午,中原區教體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已經和接收六歲三個月和六周歲適齡兒童的學校溝通,盡可能讓外來務工子女都能報上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