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訊 七夕節前夕,45歲的尿毒癥患者徐四敬收到了妻子的一份特別禮物:一個腎。昨天,在病房中,當大夫告訴他,妻子捐獻的腎在他體內“運行”良好時,夫妻二人抱頭痛哭。
徐四敬來自河南周口農村,一年前,被查出患了尿毒癥。多次透析后,家里的積蓄全部花光,還欠了一屁股債。家境不好,子女又多,頂梁柱還得了“絕癥”,眼看著整個家庭都撐不下去了。透析是沒錢做了,要想活命,唯一的希望就是腎移植。可是,要找到合適的腎源談何容易。
危難關頭,妻子王永霞做出了一個決定:給丈夫捐腎。這個想法遭到所有家庭成員的堅決反對,一是當子女的怎么能讓母親捐腎,二是二人沒有血緣關系,很難過配型這一關。
來到省人民醫院,配型檢查結果讓所有人都感到很意外,夫妻二人不僅血型相同,而且配型相似度甚至超過親兄妹。泌尿外科主任醫師閆天中解釋說,這對夫妻很是幸運,因為一般只有三成夫妻血型相同,而想配型成功,只有二十到三十分之一的幾率,就算親兄妹遺傳基因最多也只有四分之一相似。
更幸運的是,移植手術后,恢復很順利,“腎功能恢復很好,再觀察幾天就可以出院。”昨天,查房時閆天中說。
據閆天中介紹,省人民醫院作為全省的“心臟死亡捐獻器官移植”試點醫院,可以開展腎臟、肺臟和肝臟的移植手術。就腎移植而言,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患者能夠及時獲得合適腎源,目前還是以親屬間的捐獻比較多。國家采取了不少措施,鼓勵和引導遺體器官捐獻,但是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記者 李曉敏 通訊員 邢永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