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訊 《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第三十四條指出:“支持建設濮(陽縣)范(縣)臺(前縣)扶貧開發綜合試驗區。”三個“窮哥們”的致富脫貧被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在全國實屬罕見。但是,該如何致富脫貧?為落實國務院32號文件,昨日,省政府下發了《濮陽市建設中原經濟區濮范臺扶貧開發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到2015年,濮范臺扶貧開發綜合試驗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8000元和7600元,2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支持京九鐵路臺前站更名為濮陽東站。
據了解,濮范臺扶貧開發綜合試驗區(以下簡稱“濮范臺試驗區”),涵蓋濮陽市所轄的濮陽縣、范縣和臺前縣。三個縣不僅貧窮,而且在地理上處于邊遠地區,如何把邊遠變前沿?
通知指出,應加快晉豫魯鐵路通道建設,配套完善鐵路專用線網絡和站場,打通中原經濟區面向山東沿海的貨運通道。積極推進鄭濮濟客運專線前期工作,爭取“十二五”末開工建設。規劃研究菏澤—濮陽—邯鄲鐵路。支持京九鐵路臺前站更名為濮陽東站并升級改造為二級站。加快推進德商高速范縣段、范縣至臺前至山東梁山高速、南林高速東延至德商高速段等項目建設,形成兩縱兩橫“井”字形互聯互通的高速公路網。
通知指出,到2015年,濮范臺試驗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8000元和7600元,2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到2020年,貧困人口基本實現全部脫貧,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和基本公共服務指標達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與全省人民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對于濮范臺試驗區黃河灘區治理,通知指出,將有序推進灘區農民搬遷集聚。對符合國家搬遷條件的,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對近堤村、“落河村”貧困群眾進行扶貧,集中搬遷至黃河大堤外側規劃建設的中心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其余村莊通過順河勢淤臺建5000人以上的新型農村社區。從2013年起,每年搬遷灘區人口5萬~6萬人,到2020年完成70%的灘區人口搬遷任務。(記者 劉江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