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中原經濟區規劃編制啟動會上,對于中原經濟區規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強調了8個方面的內容。
重點
1
中原經濟區肩負的使命就是“三化” 協調發展
杜鷹指出,中原經濟區規劃編制一定要緊扣“三化”協調發展這個主題、這個主線。中原經濟區規劃不能成為5省地方人大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的簡單疊加,一定得圍繞中原經濟區,中原經濟區肩負的使命就是“三化” 協調發展,中原經濟區的要義和主旨就是三化協調發展。
“如果離開了三化協調發展,就不存在中原經濟區了。”杜鷹說。
重點
2
在破解三化協調的難點問題上要有突破
杜鷹認為,整個規劃編制還是要在三化協調方面下工夫。規劃要瞄準三化協調發展中的核心問題、重點問題、難點問題,有所表現有所突破,這樣出來的規劃才真正能夠指導和引領中原經濟區。比如怎么解決種糧吃虧問題?怎么解決基本農田保得住,同時又解決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用地需要?所以,規劃編制不能原版重抄32號文件,要在這些實質問題上再往前走一步。
重點
3
加強統籌協調,五省要聯動
國家發改委認為,規劃的編制一定要5省聯動,是內在有機的聯動,不能各編各的,不能是5省規劃的簡單拼盤。規劃一定要打破行政界線、行政壁壘,按經濟規律辦事,形成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緊密的聯系。杜鷹舉例說,比如經濟帶怎么布置,基礎設施、交通如何互聯,污染如何防治……很多事情,一定要體現在經濟區的概念上,不能按行政區來化解分割。
重點
4
首次提出四類功能區劃
近29萬平方公里的中原經濟區空間布局應該怎么劃分?杜鷹指出,應該先按主體區進行劃分,劃分成糧食主產區、產業集聚區、城鎮化重點地區和生態功能區,同時在工業基礎上依托交通干線規劃重點發展帶。
這里,“按經濟規律而不是行政區劃來辦事”的概念被再次重提。杜鷹說,重點發展帶可以跨省,而且也應該跨省,規劃要與十二五乃至十三五規劃銜接好。國土的空間管制很重要,一旦定型,就是指導未來十年、十五年的空間布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