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圖
受臺風“蘇拉”、“達維”影響,河南多地連續幾日普降陣雨。之前京津冀遼等多省市雨過淹城的消息,多少讓人聞雨色變,大家對大雨來襲、城市能否安全排水最為關心。
借網友“@夢游四海”的話來形容鄭州的雨:“一場大雨讓鄭州多處積水,一覺醒來,發現積水減少了62%。”
62%當然是個約數,這是自“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說中華民族復興任務已完成62%”和“央視女主播張泉靈說犯胃病,遵醫囑吃了藥,好了62%”之后,網上流行起來用“62%”造句。
其實上周,東方今報就推出了“北京暴雨成災,鄭州如何未雨綢繆”系列報道,如今,大雨問鄭,記者迅速探訪發現,雨停幾小時后,鄭州“心臟部分”已無積水。
探訪 雨量不小,但積水點沒原來多了
氣象部門統計,4日傍晚到5日上午,鄭州降水量達到33.4毫米,屬于大雨級別。大雨襲鄭,會不會像以往一樣,出現大量積水點?東方今報記者多路打探發現:
昨天上午,建設路與桐柏路交叉口、建設路與嵩山路交叉口、北三環文化路互通立交上橋口、南三環東向西、京廣路、大學路等路段,降雨時出現積水,其中,南三環與長江路交叉口的積水面積有一兩千平方米,一度造成慢車道斷行。
據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養護科科長閆磊介紹,這些路段出現積水,與地勢、施工對地下管網改動等有一定關系。下午,這些積水會基本散盡。
昨天下午2時,東方今報四路記者再次分赴三環內主干道打探。
記者先來到鄭州“心臟”部位,沿二七廣場探訪周邊人民路、二七路等路段,發現無明顯積水,只因修地鐵分流,略微堵車。
另外大學路與航海路交叉口東北角、西北角鄭州衛校門口,河醫立交橋二層大學路下橋口,京廣路康復前街西南角,分別有微量積水,但并不嚴重。
原因 急雨流走得快,移動泵車幫忙排水
此次降雨,為何能像網友所說,“一覺醒來,發現積水居然減少了62%”呢?
閆磊認為,市政緊急投入了移動泵車等措施,在對建設路與嵩山路交叉口排水時,泵車就派上了用場。目前,鄭州有13臺移動泵車,每臺將重點值守兩個積水點,鄭州易積水的立交橋下,基本上均配備了2~4臺泵車,隨時待命。
鄭州市政工程管理處立刻辦李主任表示,此次降雨以陣雨居多,加上保障措施到位,雨后幾個小時就基本解除了積水。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