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的暴雨,實實在在地給鄭州人上了一堂“觀摩課”。如果這場雨降到鄭州,會是如何呢?
鄭州市區防汛的短板在哪里?為應對主汛期的到來,政府做了哪些工作?市民如何在暴雨中保護自己?
部門透露
今年申請改造9處“積水點”
“鄭州北臨黃河,市區西高東低,東部泄洪不暢,是全國30個重點防洪城市之一?!弊蛱?,鄭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防辦與市水文局、市氣象局及城市防辦、黃河防辦定期會商,努力實現全市所有雨情和水情信息在15分鐘內報至市防汛抗旱指揮中心。
不過,普通市民最關注的,依然是積水點問題。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去年曾發布數據稱,之前發現的63處積水點,已有53處改造完成。另有10處積水點,因種種原因并未完成改造。
但城市在發展,積水點也在增多。鄭州市雨污水管網建設項目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1年汛期,他們排查新發現33處道路排水管網不完善問題。經過與規劃部門對接,2012年計劃改造其中的9處,目前已上報有關方面,正等待立項。此外,鄭州市雨污水管網建設項目部今年還計劃實施20處雨污水管網分流工程。
市民郁悶
都主汛期了
積水點咋還沒開始改造
不過,對于今年的積水點改造工程遲遲未能開工,部分市民相當郁悶。
“都進入七上八下的主汛期了,積水點工程還沒開工,這是啥效率?”在采訪中,一位王姓市民說得很不客氣,7月4日那天降雨,他在鄭州南環汽配城附近,看到雨水漫到一輛面包車車輪的軸心處。
“難道要等汛期過后再改造積水點嗎?”王姓市民認為,有關方面應加快進度,“在汛期,改造積水點是最大的民生工程?!?/p>
業內觀察
一些防汛老問題久拖未決
市民關注積水點,專業人士調查的范圍卻要廣得多。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勘測設計研究所負責人、同時也是鄭州市雨污水管網建設項目部規劃設計部負責人的翟先生認為,鄭州市防洪有幾個比較大的問題。
“不說別的,你去城區一些河道看看,比如賈魯河鄭花路橋附近,就有兩道攔河圍堰,嚴重影響河道泄洪。”
“還有一些明溝的占壓問題,比如三官廟明溝(又叫南大溝)被占壓,排水嚴重不暢,導致建設路伏牛路口、西三環汝河路口以北等區域積水?!?/p>
在翟先生看來,局部雨水管網系統不完善,是排在河道不暢之后的第二大問題,比如,長江路與西三環交叉口的雨水排水系統規劃向東排入金水河,但道路交叉口至金水河的下游段約300米沒有建設,造成雨水沒有出路而積水嚴重。
此外,部分路面改造時,沒有改造局部排水設施,導致路面最低點沒有收水井,形成小面積積水無法排出,這一情況在隴海路伏牛路西北角等處表現比較明顯。
還有一些情況市民不大注意,包括重點工程對排水設施的影響、局部地區排水管道防洪標準不高、生態水系截污治理時封堵排水口等,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市區防汛。
業內人士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各相關單位協調配合,下大力氣才能完成,“但說實話,這不是一兩天的事兒?!?/p>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