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認為,電器公司把“吋”寫成“寸”屬欺詐
大河報訊 “寸”和“吋”是不同的計量單位,河南一電器公司因在廣告中沒有區分清楚兩個字,被法院認定為民事欺詐。鄭州市二七區法院7月25日對此案作出判決:判令被告電器公司“1+1”賠償消費者王女士6590元。
消費者起訴:“吋”“寸”不同,要求雙倍賠償
鄭州市民王女士于2011年7月8日看到河南一電器公司的廣告,廣告中說,某品牌彩電46寸LED推出以舊換新活動,活動時間7月8日到31日。王女士和家人商量后,于7月16日到該電器公司下屬商場,以6590元購買了該型號彩電一臺,商場依約將貨物送至王女士家中。之后王女士發現,該彩電尺寸并不是46寸,實際尺寸是46吋,與廣告所刊登內容不符。王女士據此認為,商家發布虛假信息,誘使消費者購買彩電,屬欺詐行為。
因雙方協商未果,王女士即向鄭州市二七區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退還購物款6590元,增加一倍賠償金6590元。
法院判決:賣家“1+1”賠償消費者
法院認為,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消費者的要求賠償其受到的損失,賠償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本案中被告在登廣告時將“吋”寫為“寸”,作虛假宣傳,存在欺詐行為,應當返還原告購物款,并賠付一倍賠償金。同時,王女士應當將所購彩電返還商場。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之規定,法院判令被告某電器公司退還原告王女士購物款6590元,并賠償6590元,共計13180元。
法官說法:“寸”和“吋”有區別
二七區法院法官李曉理說,所謂經營者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是指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本案中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就屬于此類情形。根據計量的相關規定,顯示器的尺寸是指面板的對角線尺寸,以英寸為單位(1英寸等于2.54cm),簡稱“吋”。46英寸顯示器不能說成46寸(一寸約等于3.33cm),應該用46吋。 (記者 韓景瑋 實習生 王紫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