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訊 來自省會各個醫院急診科的信息顯示,昨天這個桑拿天里,因為人們學會了自我保護,中暑的倒不是很多,但和悶熱有關的疾病,比如暑濕感冒等卻在增加。
昨天,在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內,張先生帶著15歲的兒子去看病。聽完張先生的敘述,該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衛建立確診張先生兒子為暑濕感冒。
“暑濕天氣里,這樣的感冒病人明顯增多。”衛建立說,這些病人多出現發熱、咳嗽、惡心、腹脹、拉肚子等癥狀,中醫稱之為暑濕型感冒,西醫稱之為胃腸型感冒,治療暑濕型感冒慎用抗生素。
暑濕型感冒與急性胃腸炎的區別在于:暑濕型感冒無食用不潔食物史;伴有肢體困重、頭脹如裹、鼻塞流涕、舌質薄白、脈浮細等外感癥狀;腹痛泄瀉癥狀較輕,一般不會出現脫水;大便多帶有泡沫或呈水樣,糞便檢查無異常。
衛建立認為,治療應該采取祛風除濕,宣肺解表。偏寒使用藿香正氣散,偏濕除服用羌活勝濕湯,也可用藿香、佩蘭、薏米、西瓜皮或荷葉熬水。
怎么預防?衛建立說,空調溫度不可過低,設置為26℃為宜。同時,房間里可以放些石灰或吸潮劑防濕,室外潮濕時,關窗保持空氣干燥,雨天勤開風扇;天氣晴朗,應開窗通風。
隨著氣溫增高,除了感冒外,皮膚病人也逐漸增多,病人中以丘疹性蕁麻疹,日光性皮炎、癤、腳癬、股癬多見。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馮霞說,丘疹性蕁麻疹與昆蟲叮咬有關,一旦發病,要及早診治。
日光性皮炎外出時應撐傘、戴寬邊帽、穿長袖衫,皮膚外露部位可擦防曬霜。
臀部的癤和大腿內側的股癬多發生于長期從事坐式工作的司機、辦公室人員及學生,尤其是一些平時愛穿緊身牛仔褲、連褲襪的人,更易發生。在疾病易發的部位每天用抗菌肥皂清洗,內衣要經常換洗,洗澡或游泳后要將身體擦干。衣服以棉料和真絲面料為宜,盡量穿得寬松些。
皮膚病患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做到心態平和,再配合藥物,會較快治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