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博時代的來臨,微博美食,成了時下最流行的營銷模式。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讓不少食品經營者嘗到了甜頭。然而,這種經營模式是否合法?這些店家有沒有相關證照?家庭作坊式的生產能夠保證網友吃得安全嗎?連日來,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在鄭州微博美食很多屬于“私營化”,監管存在漏洞,消費者權益難以得到法律保障。
互動拉進粉絲距離
就餐之前先上微博“曬曬”美食,已成了很多人的一種習慣。而要去哪里吃飯,哪里能吃到美食,不少人也會上微博搜索一番。在這個微博信息到處滲透的時代,鄭州的餐飲行業紛紛參與其中,蛋糕店、麻辣小龍蝦、燒烤攤等如今都紛紛開起了個人微博。
“老板,要四斤麻辣小龍蝦。”“親,晚上七點,黃河路路口取,見面付賬。”……這樣的對話,頻頻出現在微博的私信方式中,根據店主微博內容,消費者訂餐,約好交易地點,取貨付賬。記者發現,大部分利用微博營銷的店家并沒有實體店,均是在自己家的廚房進行食品加工,然后用私家車運送貨品。
記者粗略地統計了一下,在新浪微博上,僅鄭州市知名度較高的美食微博就多達二十多個,這當中有主食餐飲店,也有如麻辣小龍蝦一類的小吃店,更有各種蛋糕手工烘焙工作室等甜品作坊。它們各個都網羅了一票粉絲,粉絲量多的接近一萬人,最少的也有幾百人。
同時,粉絲們也用不同像素的手機把拍攝到的美食照片發布到個人網頁上,一些圖片的清晰度并不高,但這似乎并不影響美食的快速傳播。“很多好吃的東西都是看見別人轉發的才去嘗試了。”不少微博美食達人表示,正是這種口口相傳才使自己有了消費的沖動。
無證即是違法經營
微博美食讓消費者一飽口福的同時,也引起不少人的擔憂。如此“美食游擊隊”的食品安全嗎?他們擁有營業執照、健康許可證嗎?一旦出現食品質量安全事故,誰又能為消費者買單呢?
對此,記者分別用微博私信方式采訪了幾位在微博上比較火的店主,兩家有實體店面的店主給出明確答復:“各種證照齊全均在店里懸掛。”三家店主稱在自家廚房加工沒有對外營業,無需辦理相關證件,還有一家蛋糕加工作坊店主沒有回復記者的提問。記者也采訪了一些微博達人,一部分人表態要將美食支持到底,但也有網友希望能夠有相關部門對此進行監管。
“微博銷售只是為商家構筑了一個新的銷售平臺,其實質跟實體店的經營銷售沒有差別,商家應該根據法律辦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許可證、餐飲許可證等相關證件后,方可經營。”鄭州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只要有經營行為,就要證件齊全,否則就是違法經營行為。
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徐蘇提醒廣大消費者,如果在無照經營的網店內購買食品,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在取證維權等方面都比較困難。最終,消費者很可能會“自食其果”。因此,他建議大家,通過網絡購買食品時,最好要挑選具有合法經營資質或者有實體店的商家,在發現“不法”商家無證經營時,也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