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0萬頭腫腿蜂被放到主干道近萬株法桐樹上
核心提示
法桐樹是鄭州市市樹,但長期以來飽受星天牛的困擾,如何殺滅這種法桐害蟲?7月14日上午,鄭州市綠化工程管理處在市區“放飛”30萬頭管氏腫腿蜂。此蜂是天牛天敵,采用以蟲治蟲的生物防治法在鄭州尚屬首次。
天牛難治理 引來北京腫腿蜂
A
當日上午10時許,園林工人搬來梯子,爬上綠城廣場西側嵩山路旁的行道樹,將裝有管氏腫腿蜂的試管用膠帶固定在樹干上。記者注意到,試管約5厘米長,但里面裝著不少身長約5毫米的黑色小蟲。綠化處一負責人介紹說,這些小蟲是用來對付星天牛的。從1995年在南陽路的法桐上發現星天牛以來,星天牛蟲口密度逐年增加,目前已蔓延覆蓋了整個建成區,危害城區數十萬株法桐樹。如不及時控制其發展,將會嚴重危害法桐的生長,甚至帶來毀滅性的危害。
綠化工程管理處植保科科長鄭代平說,天牛類害蟲是一類隱蔽性極強的鉆蛀性害蟲。之所以難治,是因其在個體發育史中,僅在成蟲期蟲體暴露于樹體之外。成蟲期的天牛遷移性強,抗藥性強,僅用化學防治收效甚微。況且大量使用化學農藥,還會殺害天牛等害蟲的天敵,同時造成環境污染。
“天牛幼蟲多在樹干深處,躲在長長的蟲道內,綠化處曾采取過在樹體鉆孔,在蟲孔內插牙簽的方式,但效果并不太大,也不具持續性。”鄭代平說,以蟲治蟲是目前“綠色植保”的大方向,為把該項技術引進鄭州作試點,綠化工程管理處專門派出植保專家到北京、石家莊等地學習取經,從北京運回來30萬頭腫腿蜂,還專門進行了放蜂技術培訓,以確保本次放蜂過程順利。
B
鉆蛀能力強 以天牛幼蟲為“糧倉”
緣何管氏腫腿蜂能有效殺滅天牛?鄭代平介紹說,別看腫腿蜂體型小,但其鉆蛀能力極強,能穿過充滿蟲糞的蟲道尋找到天牛幼蟲。其殺滅天牛幼蟲的方式也很特別,在找到天牛幼蟲后,腫腿蜂用尾刺蜇刺寄主注入蜂毒,麻痹寄主后,腫腿蜂將其拖到隱蔽場所,然后守衛警戒。之后,腫腿蜂通過取食寄主體液補充營養,為產卵做準備。腫腿蜂幼蟲孵化后,將以寄主身體為食物,此時天牛就成了它們的“糧倉”。
“腫腿蜂一年可繁育4~5代,如果星天牛幼蟲被吃完,它們還可寄生其他天牛幼蟲。”鄭代平說,天牛種類很多,危害也較廣,以蟲治蟲可循環性強,比一般的化學藥物噴灑要有效得多。
綠化處相關負責人稱,此次共在鄭州市區“放飛”了30萬頭管氏腫腿蜂,包括嵩山路、中原路、南陽路、隴海路、建設路、東明路、黃河路、東風路等主干道上將近1萬株大規格法桐。該蜂種對人體和環境并無危害,如果最終效果明顯,將逐步在市區推廣。(記者 劉瑞朝 通訊員 李澤宇 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