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存款利率市場化大幕開啟之后,越來越多的銀行在攬儲壓力之下,對存款利率進行了“補漲”。目前,在鄭州設有網(wǎng)點的20多家商業(yè)銀行當中,大部分已經(jīng)將存款利率上浮到頂。
在6月7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利率上限之初,國有大行一年期基準利率上浮至8%,而城商行等中小銀行則一次性上浮至央行規(guī)定的10%的上限,超越降息前的利率水平。而在僅僅一周之后,包括中信、民生、光大、招商在內的多家股份制銀行選擇了再度上浮存款利率,并上浮到頂。興業(yè)銀行理財分析師高鑫:
“他們屬于傳統(tǒng)的大銀行,客戶量已經(jīng)很多了,他如果要直接把利率提得高的話,它的成本會提得比較多,而像其他的股份制銀行,包括新成立的地區(qū)式銀行,他們主要以擴張為主,所以說,他把這個利息提得更高一些,有利于擴展更多的業(yè)務。”
這次看似對稱的存貸利率調整,實則造成了非對稱調整的局面,銀行業(yè)市場更為廣泛競爭的大幕漸漸拉開。銀行存款利率的差異,也使得很多市民也在捉摸給自己存款搬搬家。高鑫建議,可以科學配比手中資金,多渠道投資:
“無論國家銀行再怎么上浮,還是收益有限。我建議,假設你手里有10萬,可以考慮7萬左右放在銀行理財啊信托這些固定收益上面,剩下的3萬左右通過這種基金定投的方式,買一些股票型基金,如果短期有些錢要用,這些錢可以存銀行。”
利率市場化,無疑將各家銀行推入了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對一路高歌猛漲的利率,儲戶卻表示,除了利率的差異會影響對銀行的選擇外,銀行的服務也是重要的因素:
“當然存高了啊。以前不挑不撿了,現(xiàn)在銀行服務態(tài)度好了,利率稍微高點了,叫誰誰都選那樣了。”(河南電臺記者齊鶴)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