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芳老人和社區工作人員聊天
有房子住,孫女也要畢業了,近九旬老人很滿足:“我啥都不愁了”
引子
祖孫兩代人的命運,在周桂芳家的廉租房內悄然改變:月租只需十余元,這住了8年的兩室一廳一廚一衛的廉租房,因走出了今年就要畢業的研究生孫女和經常串門送東西的社區工作人員,變得更加溫馨。
【感恩】
做夢都沒想到,能住上這么好的便宜房
抱著兩個大西瓜,鄭州市惠濟區糧運社區工作人員張玉萍滿頭是汗,敲開了周桂芳老太太的門。
6月14日上午,在鄭州市糧運社區118號院10號樓上的一個普通居室內,周桂芳熱情招呼記者坐下。雖然已89歲高齡,但老人精神依然很好。
兩室一廳一廚一衛,60多平方米。“雖然房子不大,但已經足夠我們住了。”周桂芳說:“我沒工作,老伴去世又早,以前買不起房子,也租不起,就住在親戚家。”
糧運社區注意到了周桂芳一家當時的窘境:老人的兒子有病、無法工作,兒媳婦早年離家出走,唯一的孫女正在上學,“沒有掙錢的,全是花錢的”。張玉萍說,他們為老人申請了廉租房。
2004年8月,老人一家搬進了這套廉租房。“我做夢都沒想到,我們也能住上兩室一廳的樓房,而且這么便宜。”周桂芳笑著說。
客廳南墻上貼有老人自己用撿來的紅色五角星制作的五星紅旗的標志。“這都是老太太自己弄的,她說要感謝黨、感謝政府。”張玉萍說,“的確很便宜,一個月的房租才17.8元。周老太太一家是低保戶,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雖然室內沒有像樣的家電,但老人言談間卻滿眼的歡喜,“只要有房子住,我啥都不愁了。老了,沒事干,就養了只貓,和我好著呢”。
【期盼】
研究生孫女快畢業了
“俺那孫女,是一等一的好啊!長得漂亮,聰明又懂事。”說起孫女,老人興奮起來,滿臉的皺褶,瞬時蕩漾開來。
老人說,搬到廉租房那年,孫女上高中,終于有了一個比較安靜的學習環境,“孫女能考上大學,絕對有這廉租房的功勞”。但讓老人沒想到的是,爭氣的孫女大學畢業后又考上了華中師范大學的研究生。
“要不是因為住廉租房能省下一點房租,孩子的生活費不知道要作多大難呢,就連她上大學、研究生的學費,都是政府幫忙解決的。”老人說。
“八月初七,我就滿90歲了。剛好今年俺孫女研究生畢業,6月24日回來。”老人滿臉喜悅地說,“等她找好工作,我就放心了。到時候,和孫女一起過生日,你們幾個都得來呀,一塊兒吃個飯。”
【數據】
廉租房讓更多人圓了安居夢
據鄭州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1年建立廉租住房制度以來,全市共有37844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享受到了廉租住房政策。今年以來,全市共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1525戶。
截至2011年底,鄭州市列入2011年臺賬的71個項目55716套保障性住房(含鞏義市504套),已全部開工建設,其中包括經濟適用房28307套、公共租賃住房23580套、廉租住房2856套、棚戶區改造安置房973套。
雖然這只是一些枯燥的數字,但正是有了這些,才讓越來越多像周桂芳這樣的低收入群體,逐步圓了他們的安居夢。(記者 溫中豪 實習生 李帥 文 記者 李文波 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