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活熊取膽為主業的歸真堂申請上市引起軒然大波。
今年5月20日,甘肅省醫務人員真氣運行學骨干培訓班41名學員聲稱,經過9天培訓“打通了任督二脈”。
這兩起事件都與中醫、中藥有關。如何復興中醫藥產業,如何從立法環節為中醫藥發展支起一個“保護傘”?昨天,全國人大常委會中醫藥法立法調研座談會在鄭州召開,調研組傾聽了河南各界對中醫藥法立法的建議和意見。
河南是中醫藥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昨天,全國人大常委會中醫藥法立法調研座談會在鄭州召開,調研組傾聽了河南各界對中醫藥法立法的建議和意見。
為什么來到河南調研?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宋法棠的話來說,因為河南是中醫藥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全國有影響的中醫藥大省和中藥材主要產區之一。
目前全省中成藥生產企業共有123家,培育了仲景牌六味地黃丸,羚銳通絡祛痛膏,太龍、福森雙黃連口服液等一批暢銷中藥品種。目前我省有中藥保護品種39個,單品種銷售收入超億元的品種6個,河南中藥在全國的地位明顯提高。
我省傳統中醫藥傳承陷入危機
然而具體到我省中醫藥發展的現狀,并不樂觀。河南省工信廳有關人士發言時透露,河南是中醫藥大省,不是中醫藥強省,我省的名老中醫人數已經銳減,我省傳統中醫藥傳承已陷入危機。
新中國成立初期被確定的500位名老中醫現在都已經離世,河南缺少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中醫大師,只有一名國醫大師。
此外,一些有價值的古方、驗方、祖傳秘方長期流落民間。
省科技廳社會發展科技處處長于松河介紹,由于對中藥知識產權不夠重視,中藥知識產權沒有得到應有保護,致使一些有價值的古方、驗方、祖傳秘方長期流落民間,有的甚至被外商低價買走,無償侵占中藥資源而賺取巨額利潤。
【建議】
將仲景文化打造成河南乃至全國的知名品牌
河南中醫藥的發展現狀也是全國中醫藥的一個縮影。
如何復興中醫藥產業,省發改委副主任陳永石認為,要從根本上改善我省中醫機構基礎設施落后狀況;推進中醫藥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和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培養。
此外,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制定合理的中醫藥服務價格;健全中醫藥管理體制。
河南中醫學院副院長郭德欣則建議,要加大對中醫藥文化遺跡的保護開發力度,建立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樹立品牌意識,將仲景文化打造成河南乃至全國的知名品牌。(河南商報記者 齊亞瓊 )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