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方毅夫
今后,當您來到鄭州商城遺址附近,站在建成的遺址博物院透明玻璃窗前,就能看到商代的城墻。
這一借鑒了曾經修建于埃及金字塔附近的博物館理念的工程,希望能實現文物保護和博物院建設的完美結合。可博物院距離城墻不足200米的距離,總讓人忍不住問一句,安全嗎?
消息
鄭州將建商都遺址博物院
昨天上午,鄭州市就國家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鄭州)活動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會上,鄭州市文物局局長閻鐵成介紹說,經過60年的考古發掘顯示,鄭州并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城市,而是2000年以前中國古文明的源頭。中國最早的村落、最早的王都、最早的城市都在這里。
經過專家論證,國家文物局批準,6月9日,在鄭州市文廟對面的商代城墻遺址東南角附近,將舉辦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工程奠基儀式。
規劃
建設將最大限度避讓城墻
預想中,鄭州應該有這樣一個博物院,可以展示鄭州商代文化、文物,各種目前無法現場保護的遺跡,墓葬、窖藏坑等,都將被搬進去。
“這次選址非常慎重。”閻鐵成說,國家文物局反復論證、討論,規劃大體占地165畝,其中商都遺址博物院占地50畝。施工最大限度避讓城墻,其中建筑東邊距離城墻180米,南邊距離城墻160米。城墻附近建園林、休閑廣場,爭取不損壞、不影響景觀。
按照規劃,工程完工后,新的建筑與商代城墻形成一組景觀,將二者融為一體,成為觀賞、瞻仰的平臺,靠近城墻的一側將全是透明的大玻璃窗,站在博物院里,就可以看到商城遺址。
商都遺址博物院建成后,將會免費向市民開放。
疑問
施工過程如何保護遺址安全?
商代城墻的安全,總是牽動老鄭州人的心。2011年10月,紫荊山路商城路口向西一段近百米的“翻新”古城墻剛落成,就被一場雨水沖刷得滿身斑駁,讓不少人擔心不已;當年12月底,城墻改造,施工機器在老城墻根基上來回碾軋,讓鄭州市民忍不住問一句,安全嗎?
此次,博物院在距離城墻不足200米處施工,是否會再次傷害到老鄭州的驕傲呢?
閻鐵成說,所有的施工都會嚴格按照規劃實施,而所有的規劃都是經過專家反復論證的,同時為保證城墻安全,所有建筑限高12米。
至于建成后,大量人員進出參觀,是否會對城墻造成二次傷害,閻鐵成介紹說,目前城墻的保護也是開放式的,最大的變化可能在于,目前城墻附近大部分是雜亂的違章建筑,之后會變成漂亮的園林景觀、博物院。
相關新聞
世界遺產監測中心
在鄭州開建
河南商報訊(記者宋曉珊)2010年8月1日,經過10年奮斗,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為加強對建筑群的保護,鄭州將建世界遺產監測中心,據了解,將要開工建設的世界遺產監測中心,對已經列入的世界遺產,監測記錄包括大氣污染、人為破壞、水破壞、自然風化等項目,并進行及時保護。
少林寺塔林
將設定旅游參觀道路
河南商報訊(記者宋曉珊)少林寺塔林,自唐至現在,共有各種塔200多座,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塔林。
今后,到這里參觀,再不能隨意走動攀爬,需按照官方指定道路行進,避免攀爬對文物造成損傷。同時,還將啟動少林文化保護工作,對文化景區的規劃,以及環境的保護提出執行辦法。
鄭州將建25個
城市考古遺址公園
河南商報訊(記者宋曉珊)在公園里,看到鄭州的歷史,這將不是夢想。圍繞“中國早期歷史文明”這個主題,鄭州要建設25個城市考古遺址公園,就是把鄭州范圍內,最能反映中國早期歷史文明的遺址,用公園的形式加以保護并展現出來,為城市增添亮色。還將建設10個國有的博物館,其中包括即將開建的商都遺址博物院,以及10多年前已經把牌子扛回來的中國天文博物院。 河南商報記者宋曉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