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省麥收進度加快,夏糧收購也拉開“帷幕”。6月4日至5日,記者在我省部分縣采訪時了解到,在今年夏糧托市收購政策調整、小麥長勢良好的情況下,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區小麥市場價高于托市收購價。夏糧收購剛剛開始,農民觀望和惜售現象有所抬頭,不少農民表示,市場化主導的夏糧收購“難以把握售糧時機”。
數據顯示,目前我省小麥收購和出庫價格在1.06元/斤至1.10元/斤,高于1.02元/斤的托市收購價格,豫北地區優質麥最高達1.23元/斤。
提到夏糧收購,正陽縣真陽鎮農民周來友直撓頭:“前年,俺家的小麥賣早了,比鄰居周剛少收了300多元;去年,把小麥全部堆在屋里想晚些賣吧,小麥價格后期反而跌了,俺還是吃了虧?!?/p>
剛剛收割完自家麥子的蘭考縣葡萄架鄉轉香廟村農民劉隋啟也有同感,他告訴記者,市場化收購下,自己售糧的“關節點”很難把握。
一邊是農民把握售糧時機的迷茫,一邊又是糧食購銷企業的無奈。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大市駐馬店今年播種小麥面積占全省的八分之一。然而,不少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卻難掩門前冷清?!敖衲耆绻圆粏油惺惺召?,企業非但無法委托收儲,連職工吃飯都會成問題。”正陽縣一家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有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去年是我省夏糧收購由政策性收購為主導轉為以市場收購為主導的第一年,由于托市收購沒有啟動,一些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不能進行委托收儲;同時,由于未進行徹底的糧企改制,他們也無法從農發行獲取信貸支持收購糧食,只能眼睜睜看著商機從眼前溜走。
那么,面對市場化為主導的夏糧收購,農民應如何把握售糧時機?農發行河南省分行客戶一處處長田運祥表示,市場化收購價格趨勢難以預測,農民囤糧惜售未必就能“等上”高價,反而會因倉儲等增加成本,加大糧食損耗。他建議,農民朋友應根據各自情況合理安排售糧,該出手時就出手。
他同時表示,農發行已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幫助企業為新糧收購騰出倉容400多億斤,支持優質企業抓住小麥初上市價格穩定的有利時機多收糧,收好糧,防止出現農民“賣糧難”;一方面密切監測糧食市場行情,一旦有小麥最低收購價啟動跡象,也會提前將鋪底資金發放到收購企業,確保收購中農民“糧出手、錢到手”。
對于無法從農發行獲得政策性信貸支持的企業,田運祥建議可到農信社或者地方銀行尋求金融支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