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資料圖
看看我們的生活環境
2014年,所有省轄市監測PM2.5
此外,2011河南省環境狀況公報公布,全省地表水水質中度污染
河南商報記者 鄭筱倩
去年,首次按新標準對地表水環境質量進行評價,河南地表水水質級別為中度污染。昨日,省環保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廳長王照平發布全省2011年環境總體狀況,2011河南省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同時發布。
全省地表水水質中度污染
我國依據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按功能高低依次將其劃分為五類,其中Ⅰ類主要適用于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等,而Ⅴ類主要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在83個省控河流環境質量監測斷面中,水質符合Ⅰ~Ⅲ類標準的斷面有35個,占42.2%;水質為劣Ⅴ類的斷面有24個,占28.9%。
河南是全國唯一橫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的省份。四大流域中,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污染程度由輕到重,依次為輕度污染、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
王照平特別解釋,2011年3月環保部出臺了《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辦法(試行)》,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指標,由原來的10項變為21項。因評價指標和方法發生了變化,2011年,我省地表水環境質量按新標準評價為中度污染,但地表水水質基本穩定。
PM2.5監測全省三步走
2011年,全省省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級別均為良,主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全省省轄市降水平均pH值為6.20(pH值小于5.6則為酸雨),南陽、濟源、洛陽3個城市酸雨發生率較高。
關于老百姓關注的PM2.5監測工作,王照平介紹,我省將嚴格按照國家部署,結合實際分三步實施:
今年在鄭州、開封(鄭汴一體化)及省環境監測中心建設并開展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監測工作;2013年,在洛陽、平頂山、安陽、焦作、三門峽5個城市開展以上三項監測;2014年,在其他11個省轄市和10個省直管試點縣(市)開展這三項監測;到“十二五”末,全面完成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監測工作,為2016年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奠定基礎。
污染減排壓力持續增大
同時,王照平坦承,雖然河南環保工作取得進展,但全省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污染減排壓力持續增大,經濟快速發展與環境容量不足的矛盾越來越突出。2011年全省一項污染排放指標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給“十二五”減排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重金屬、機動車尾氣、灰霾等新污染問題不斷凸顯。當前,一些企業社會責任缺失,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超標排污、違法建設,以種種手段刻意逃避環境監管,突發環境事件時有發生,對防范環境風險、維護環境安全帶來巨大壓力。
制圖/黨天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