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中的車輛,看到正過馬路的孩子了嗎?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行駛中的車輛,看到正過馬路的孩子了嗎?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有數據顯示:每5分鐘,我國就有一名兒童因意外傷害或事故死亡
記者調查發現:鄭州學校門口,讓行車輛少,孩子叫過馬路為“闖關”很多網友呼吁,能不能在校園、居住區和游戲場所周圍強制減速
記者調查發現:鄭州學校門口,讓行車輛少,孩子叫過馬路為“闖關”
很多網友呼吁,能不能在校園、居住區和游戲場所周圍強制減速
河南商報記者鄭筱倩 實習生梁靜雯
小泥人,摔壞了,碾碎了,可以重塑,但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
今日是六一兒童節,有個數據卻令人遺憾,每5分鐘,我國就有一名兒童因意外傷害或事故死亡。
對此,新浪微博“寶貝安全過六一”話題,近60萬網友參與。
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大使張曼玉在微訪談中,對河南商報讀者說,我們需要逐步努力來改善兒童安全的環境。
調查
學校門口讓行車輛少
昨日10時50分,鄭州創新街小學放學。
上三年級的小賢,回家必須路過紫荊山路與城南路交叉口。
他走到一半時,綠燈換成紅燈,等候的車輛立刻啟動,小賢于是左躲右閃沖過馬路。
而他一旁的同學險些被一輛電動車碰到,車主罵罵咧咧揚長而去。
小賢說,“我們都把過馬路叫闖關。”
以緯一路小學為例,全校學生,有將近一半自己上下學。
校門口的車輛讓行情況如何?從11時30分放學開始,5分鐘內,過往小汽車29輛、電動自行車60多輛。
學生過馬路時,車輛基本沒有主動讓行。偶爾主動讓行的是出租車,其余車輛,大多呼嘯而過,即使減速,也是因為人流多、道路堵,才被迫停車讓行。
昨日,商報記者在鄭州市幾所小學門口觀察,上下學時段,學校周邊水泄不通、車滿為患,但途經車輛讓行率極低。
呼吁
學校周圍路段應強制減速
據統計,在中國,每5分鐘,就有1名兒童死于意外傷害或事故。
新浪微博一則投票——“兒童意外傷害頻發,哪些最應提高警惕?”
超六成網友選擇“交通事故”,此外,“燒燙傷”、“墜落”、“溺水”、“誤吞異物”均排名網友認為應提高警惕的兒童傷害前五。
而新浪微博關于“寶貝安全過六一”,近60萬網友參與。
很多網友呼吁,能不能在校園、居住區和游戲場所周圍強制減速。據悉,當碰撞速度在30公里/小時以下,步行者和騎車者的生存率能大大提高。
這么多人關注孩子安全,為什么孩子還總是受到傷害?
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大使張曼玉在微訪談中,對河南商報讀者表示,國外有很完備的法律法規,重視公眾安全教育,人們防范技能較高。比如國外要求騎自行車都要戴安全頭盔、兒童乘車必須使用安全座椅等,而中國的地域很大,情況也較復雜,需要逐步努力來改善安全的環境。
鏈接
保護孩子安全,請看看英國《兒童10大宣言》
1.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
3.生命第一,財產第二;
4.小秘密要告訴媽媽;
5.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與陌生人說話;
7.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
8.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壞人的秘密;
10.壞人可以騙。
相關新聞
幼兒園孩子超過150名 必須配專職衛生保健員
河南商報訊(記者鄭筱倩)幼兒園的孩子超過150名,必須配備專職衛生保健人員。
昨日,記者從省衛生廳了解到,河南省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實施細則出臺。
按照要求,接收150名以上兒童的托幼機構應配備專職衛生保健人員,每增加150名兒童要增加一名衛生保健人員。150人以下的需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衛生保健人員。
而托幼機構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取得《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后方可上崗。精神病患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機構工作。
細則對孩子入園體檢也有明確要求,兒童入托幼機構前,應當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健康檢查,檢查合格后持“兒童入園(所)健康檢查表”方可進入托幼機構。
如果孩子因故離開托幼機構3個月以上,應當進行健康檢查后方可再次入園。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