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注水豬、染色饅頭、地溝油、工業(yè)明膠生產藥用膠囊、假冒鱈魚……
近年食品安全事件頻出,使百姓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市民不禁想,要是能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該多好,那樣以后買東西的時候就能一眼看穿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有問題。
下半年,一款可追溯的消費體驗將在鄭州出現。屆時,大家在選購豬肉時,只要用手機掃描一下上面的二維碼,這頭豬是誰飼養(yǎng)的?在什么時間屠宰的?……這些詳細信息都可一目了然。
參訪臺灣,了解食品追溯制度
5月22日上午,雛鷹集團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吳易得率領由“百萬征名”獲獎者和省會媒體人組成的食品安全考察團來到臺南市,參訪了臺灣最大的生豬養(yǎng)殖企業(yè)——臺灣糖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糖)。臺糖是全臺灣食品安全領域最具標桿性的企業(yè)之一。
在臺糖所經營的綜合性超市“臺糖量販”,考察團見證了食品追溯制度。
冷鮮肉展示柜內的數十個品類的豬肉全部采用保鮮盒包裝,陳列整齊。最引人注目的是,每盒產品上都有一個食品安全條碼和二維碼。
臺糖公司負責人拿起一包冷鮮肉,用手里的ipad對著冷鮮肉包裝上的二維碼掃了一下,只見ipad里出現了兩串數字,以及豬肉的生產日期、屠宰場名稱等信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