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5月25日召開的全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暨適度規模經營經驗交流會上獲悉,截至2011年年底,我省農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達到1982萬畝,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20.6%,比2010年年底增長了50.9%,增速居全國第二。
來自省農業廳、省社科院、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的調研數據顯示,當前,我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呈現出新的特點。
流轉速度明顯加快。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農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1982萬畝,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積的20.6%,比2010年年底的1313.7萬畝增長了50.9%,去年全年增長速度位居全國第二。
流轉服務日趨規范。目前,全省已有一半以上的縣、鄉成立了土地流轉服務機構,三分之一以上的縣、鄉建立了服務大廳;全省依法成立仲裁委員會124個;簽訂規范合同文本的流轉面積達到67.6%,高出全國6.5個百分點。
流轉效益逐步提高。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不僅讓經營者實現了規模效益,也拓寬了農民的收入渠道,實現了包括土地流轉收入、外出務工收入、圍繞經營主體的服務收入等在內的多元化增收。群眾普遍反映,耕地流轉出去要比自己耕種收益更高。
流轉主體更加多元。除農戶之間流轉外,一些工商企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專業大戶等規模經營主體也作為受讓方積極參與流轉,規模經營主體逐漸增多,并呈逐步增加的趨勢。
流轉形式不斷創新。除轉包、轉讓、互換、出租等形式外,股份合作、合作經營、土地托管、委托經營等形式不斷涌現,其中入股面積比2010年增長32.4%,托管等形式增長34%。(記者苑海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