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豫晉陜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所轄三省四市,包含了三門峽。而三門峽也在中原經濟區范圍之內。在專家學者看來,三門峽成為兩個國家級經濟區疊加的城市,有利于三門峽的快速發展,更有利于中原經濟區西部地區率先隆起。同時,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以后經濟類型將越來越多樣化。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李凌 實習生 郭曉陽
三門峽將成為兩個國家級經濟區的紐帶
梁留科 河南省科協副主席、河南大學教授
相比中原經濟區,豫晉陜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雖然也是國家級經濟區,但二者的層級不同。從大層面的區域規劃上看,全國可分為東、中、西、東北四區域,分布有長三角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它們都和中原經濟區一樣,屬于區域規模的大型經濟板塊。而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則涉及三省兩區域,屬于區域之間的經濟示范區。
從性質上看,中原經濟區是綜合性的大型區域發展規劃,豫晉陜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則是專項的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類似于產業規劃性質。但因為它是我國唯一一個依托黃河建立的跨省域的產業示范區,可以爭取更多的國家政策資金和項目的支持。 三門峽能夠成為豫晉陜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一個城市,得益于邊緣理論。邊緣理論認為,在各區域的邊緣地區,人力、物力、資源、資金等經濟要素交流頻繁,經濟相對活躍,發展潛力巨大。而三門峽正是位于河南的西部,與陜西、山西接壤,這次成為經濟示范區的一部分,有利于三門峽加強同周邊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加快自身的發展。 中原經濟區以河南為主體,鄭州和三門峽之間的人力物力流動屬于省內流動,而三門峽這次成為兩個國家級經濟區疊加的城市,必將在受益于省內流動的同時,也得益于與陜西、山西的省際流動,在中原經濟區內率先隆起。
三門峽產業發展類型必將多樣化
馮德顯 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
豫晉陜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之所以能獲批,一個是經濟發展本身所致。
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類型已經多樣化,產業發展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現在國家已經審批過的區域組織,不能涵蓋所有的經濟類型。 客觀上,區域經濟組織里邊確實也在一體化,以城市中心、經濟腹地形成區域經濟組織新的形式,不但是我國,就是世界上也是如此。 另外,從行政區域的角度來說,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經濟區域組織會進一步得到國家的審批。現在黃河金三角是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以后會有高新技術示范區,內陸開放示范區,經濟開發示范區等,這也是大勢所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