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打車難”,莫讓困難羈絆了腳步。
“怎么解決省會打車難”
增加運力調整運價提高素質
出租車公司“三招”試解“打車難”
多年來,鄭州“打車難”問題在考驗著民眾忍耐力的同時,也考驗著交通參與者、管理者乃至整個社會的智慧。繼對“打車難”現象進行報道之后,即日起,本報將重點關注“怎么解決省會打車難”這一問題,通過傾聽乘客、司機、專家等多方意見,探尋“打車難”的癥結所在,為有關方面有效解決“打車難”提供參考。
針對本報“關注省會打車難”系列報道里所涉及的相關問題,8月22日,鄭州市運管處召開座談會,邀請9家出租車公司負責人就解決“省會打車難”問題進行商討,提出了破解“打車難”的三個對策。
增加出租車量
緩解打車困難
由于“打車難”現象越發突出,市民對增加出租車的呼聲日益高漲。座談會上,贊成增加出租車數量的聲音成了主流,出租車公司代表們認為,鄭州市出租車運力不足,適時適量增加出租車運力,有利于緩解“打車難”。
“別說老百姓打不到車了,就連我這個出租車公司經理也經常打不到車。”萬發出租車公司經理徐國勤說,鄭州常住與流動人口從1996年的200萬人增加至目前的720萬人,10607輛出租車14年來未增加數量,的確存在嚴重的供需關系不平衡現象。
“鄭州曾經在修建四橋一路的時候也出現交通擁堵的問題,但是都沒有出現打車難現象,之所以目前打車困難,還是與出租車數量偏少有很大關系。”大成出租車公司負責人張宏建表示。
“對于出租車數量標準,國家也有相應的要求,大城市出租車萬人擁有量不低于20輛,咱們鄭州目前只有14輛。”鄭州市客運管理處副主任劉國棟說。
調整起步價格
分流消費人群
“現在人均收入都相對提高了,但出租車還是6元錢。”通美出租車公司負責人朱明英分析說,運價相對低廉,造成出租車與公交車出現部分適應人群重合,因此使客運基數增大,造成很多人打不到出租車。
鄭州市出租車運價是2006年最后一次進行調整,普通型出租車起步價為2公里6元,2公里以上每公里1.5元。徐國勤建議:“收入較高的人群可以買車,普通白領階層坐出租車,一般收入的市民就乘坐公交或者地鐵,把消費人群的等級劃分開來,這樣就能合理有效地緩解打車難問題了。”
“隨著車輛保險費用、車輛維修維護費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加之出租車駕駛員較長的勞動時間、高強度工作性質,適當上調運價也是情理之中的。”正發出租車公司負責人趙平安說。
徐國勤還建議通過調整不同時段起步價緩解“打車難”,高峰期適當上調,低谷期適當降低,這樣出租車司機和市民都會受益。
提高司機素質
加大監管力度
針對市民反映的出租車司機拒載現象嚴重,張宏建直言:“只要車上的空車燈亮著,任何司機都沒有權利對乘客說‘不’。”
“假如能夠仿照上海等地出租車公司的經營模式,讓公司能夠統一發揮管理職能,就能對司機造成一定的制約作用。”徐國勤告訴記者。
“鄭州市的出租車97%屬于個體所有經營,出租車公司對其內部車輛沒有一套有效的監管機制。加上市民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對于‘打車’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劉國棟建議,解決新問題就應該出臺一些新的管理辦法,出租車客運服務才會以科技化、信息化為手段朝著規模化、集約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