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教育資源的短缺,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的匱乏,已經使教育成為孩子、家長和學校共同的煎熬。“入校難”、“擇校熱”、“大班額”等問題長期存在,甚至已經影響到社會和諧。昨日,鄭州市政府發布《鄭州市十二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計劃在2015年年末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學前教育普及,城鄉、區域和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配置、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等差距明顯縮小”。這似乎讓人們看到了化解“擇校熱”等矛盾的希望!
學前教育:幼兒園公辦比例提高至60%
學前教育是鄭州市教育體系中最為明顯的短板。全市公辦幼兒園的比例,僅占總數的1.2%,“入園難,入公辦園更難”,使得一些幼兒園的收費甚至遠遠超過了大學的收費。
規劃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大力實施學前教育普及和提高工程。強化政府職責,把學前教育納入各級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園形式多樣的辦園體制,加大各級政府財政投入力度,建立學前教育經常性經費保障機制,把學前教育經費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逐年提高學前教育專項經費資金。設立專項獎勵基金,鼓勵各級政府大力建設公辦幼兒園、扶持民辦幼兒園。五年內,全市幼兒園公辦比例達到60%;農村新建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50所,要保證每個鄉鎮建有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
鄭州市政府還將啟動“學前教育政府購買服務專項計劃”,對符合規定要求的民辦幼兒園實行生均公用經費補貼,進一步規范和降低學前教育收費。
中小學教育:實施中小學資源規模拓展工程
資源配置的不均等催生了“擇校費”,擇校費又加劇了教育不公。每年的小升初,鄭州市都會拉起“高溫警報”,有些學校的校長甚至連手機都不敢開。
十二五期間,鄭州市將重點解決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問題。首先是實施“中小學資源規模拓展工程”。五年內,在市區教育資源不足地區,新增小學學位11萬個、初中學位4萬個、高中學位2.5萬個。完成380所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規劃學校校舍改造任務,重建校舍80萬平方米以上。分層次、分區域實施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五年內,各縣(市)的公辦普通高中調整至3-4所,中等職業學校調整至1-3所。
其次是實施優質教育資源倍增工程。兩年內,市區優質學校小學增量16500個學位,初中增量14300個學位,高中增量6200個學位。
還要在城區初中學校推行學區制,2013年見成效。積極開展“老校+新校”、“強校+弱校”及“教育聯盟”、“強校托管”、“強校兼并”等試驗,加速教育資源平衡流動和優化配置。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