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節能燈”騙局讓200多人上當,被騙300余萬元
兩個詐騙團伙中的15名涉案人員被批準逮捕
□記者 李紅汛 實習生 劉啟路 通訊員 鮑毅
大河報訊 一家科技公司,承諾客戶只需繳納一萬多元的加盟費,就向其提供生產節能燈的工具和材料,包教包會,只要客戶生產的節能燈驗收合格,公司就高價回收。成立僅一個月,該公司就騙取被害人加盟費共計83800元。就在警方調查此案時,另一家以同樣手法詐騙222人次、涉案金額3625010元的科技公司也浮出水面。
昨日,記者從鄭州市管城區檢察院獲悉,因涉嫌合同詐騙罪,兩個詐騙團伙中共15名涉案人員被批準逮捕。
1
“兔子”奪食 火車站搶客戶
今年1月,河南內黃縣的韓先生在電視上看到一則“鄭州紅冠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紅冠公司)發布的加盟節能燈項目廣告,稱有大量節能燈銷售訂單需對外委托加工,并承諾高價回收加工成品。韓先生遂決定赴鄭考察該項目。
韓先生說,他剛出火車站就碰到兩個自稱是山西人的男子,稱是來鄭州考察“富強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富強公司)的節能燈項目,他們說富強公司的效益比紅冠公司好。韓先生信以為真,就跟著他們來到富強公司簽合同。
后來得知,他們是富強公司在鄭州火車站附近布的托兒,把來加盟的被害人騙回自己公司。這些托兒被稱為“兔子”,每騙來一個人,就能拿到60%的提成。
2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產品怎么做都不合格
受害者劉女士來自河南沁陽市,她和富強公司簽訂合同并支付了加盟費,但她加工生產出的節能燈卻被富強公司以質量不合格為由,接連退回了四次。
“我每次把做好的節能燈帶來,都被公司‘質檢員’告知質量不合格。第四次來的時候,帶了300個燈泡,他們只收了45個,給了我45元錢。”劉女士感覺自己上當受騙,于是報警。
接警后,警方控制了該公司4名負責人。據調查,公司發給客戶制作節能燈的材料中有一種黏合劑,這種黏合劑在黏合材料時會因手工操作而溢出,是人力所不可避免的。可公司質檢部卻以此為借口,拒收產品。
4月17日,檢察機關以涉嫌合同詐騙罪對富強公司的4名負責人批準逮捕。
3
釣出“大魚” 每天花15萬廣告費拉客
在調查富強公司時,警方注意到了在媒體上投放廣告吸引客戶加盟的紅冠公司。“這家看似正規的公司被富強公司搶奪客戶,似乎是受害者。但隨著調查的深入,才發現這是一個更大的詐騙組織。”案件承辦人說。在對紅冠公司進行調查的過程中,公安機關每天都接到受害人報案,稱被紅冠公司詐騙。截至提請檢察院審查批捕時,共收到被害人報案材料、相關書證222人次,涉案金額3625010萬元。
5月3日,檢察機關以涉嫌合同詐騙罪對原紅冠公司總經理馬晨等11人批準逮捕。據馬晨交代,紅冠公司成立于2011年年底,使用和富強公司同樣的伎倆,按加工規模的不同,騙取每名被害人9800元到95800元不等的加盟費。據調查,紅冠公司前期在多家媒體投放了大量招商廣告,每天僅廣告費就高達15萬元。
為防止富強公司的“兔子”搶客,紅冠公司還專門成立了招商部、司機班和守衛部。在和客戶談話時還“好心地”提醒客戶:火車站騙子多,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據案件承辦人介紹,紅冠公司和富強公司都專門成立了“售后部”,“堵截”前來驗收的客戶。由于“售后部”在整個詐騙環節中十分重要,一名普通員工的月薪就達6000元。為避免前來質疑的老客戶影響生意,該公司特意把負責接待新客戶的辦公室與負責售后的辦公室安排在間距50米的兩棟寫字樓內,避免新、老客戶見面。線索提供 王建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