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機出示被罰了7萬多元的罰款單
一貨車司機稱,必須加速通過這段下坡路,否則會被電子眼拍到罰款
河南商報記者 張君瑞 邢軍/文 王春勝/圖
“仨月吃了十幾個罰單,實在受不了,一邊是命,一邊是錢,我們只能先保命。”近日,一名貨車司機爆料,二廣高速澤州到濟源段,全長35公里都是下坡且有多處彎道,車速根本不敢快,在1090公里段附近,坡較陡并且還是拐彎,可這里卻設了測低速的電子眼,很多貨車因為時速低于60公里被罰。
5月2日,210名貨車司機聯名在天涯論壇發帖,直指下坡處設置測低速電子警察不合理,并想請濟源交警支隊長坐大貨車體驗測低速路段。
網帖
下坡測低速,貨車司機頻吃罰單
“從澤州收費站向南,連續下坡25公里之后,有一個電子眼拍照測低速,這不合理。”代表210名貨車司機聯名發帖的網友“交通維權”,是國內知名的維權司機王金伍,因長期關注公路三亂而聲名大噪。
王金伍說,從澤州出來的拉煤車有50多噸重,下坡過程中多低擋并頻繁使用剎車,剎車鍋發熱后,制動效果就會銳減,如果時速高于60公里,很容易發生事故。
“生命安全和罰款,司機只能選擇安全。”王金伍還稱,在測速電子眼前方100多米處,有一個降溫池,貨車一旦去降溫,出來后就算油門全踩下,時速也達不到60公里,必定被電子眼拍到。
截至昨日,該帖已有9000余人瀏覽。網友跟帖中,大多網友認為此處設置測低速電子眼不合理,更有網友認為交警“借此依法斂財”。
體驗
頻踩剎車,剎車片都有了煳味
5月4日上午,在山西澤州收費站,很多拉煤貨車正排隊等待過關,這里是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之一。商報記者隨機問了幾個司機,一提起下坡路上的測速拍照點,司機們張口就罵,大吐自己被坑的經歷。
“剛開始我還以為測高速的,后來吃了罰單,才知道是測低速的,現在罰單就有十幾個。”貨車司機楊師傅說。和他溝通后,記者上了這輛貨車,親身體驗一下這段揪心的下坡路。
出收費站后,下坡開始,貨車保持在時速60多公里,車頭晃得厲害。為了控制速度,司機一腳又一腳地踩著剎車,“撲哧”“撲哧”的剎車聲,聽得記者頓時緊張起來。走了35公里的下坡路,司機踩了30多腳剎車,剎車片都有了煳味。
過了隧道,記者感到坡度明顯增大,并且適逢拐彎,車速很快,楊師傅不停踩著剎車。路旁有一個標志,限時速60公里到80公里。
“離電子眼還有100多米。”說話間,楊師傅猛踩下油門,時速從55公里提到了60多公里。過了電子眼,他立即踩剎車將速度降下來,他說,這里離濟源收費站還有5公里,他得提前著手,以防到站后剎不住車。
另一路商報記者跟隨的貨車司機王師傅說,三個月前,他的一個戰友開貨車走到電子眼處,就因為速度太快沒剎住車,車翻了,人當場就不行了。
“這里測低速,我們都知道。但與命比起來,罰款就不算啥了,罰就罰吧。”王師傅說,年后到現在,他又多了4張罰單。
調查
一個車隊,80多輛車全被拍過
從商報記者調查的情況看,因低速被罰,并不是個例。
“我們車隊有80多輛車,全都中招了,現在還有5萬多元罰款沒交。”焦作一拉煤車隊楊經理說。
他拿出的罰單上,罰款理由都是:在高速公路上正常情況下以低于規定最低時速行駛,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78條第一款。
“我們現在要求司機,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不被拍。”楊經理說,據他了解,從這里經過的拉煤貨車司機90%都被罰過。
除了質疑電子眼的設立不合理外,楊經理還有疑問,罰單上的違法行為代碼為4306,按照交通法規定,不但要罰款200元,還要扣3分,但是,“交警只罰錢不扣分,目的讓人懷疑。”
回應
事故多發,設電子眼減少事故
司機們的擔心和質疑,已經通過網絡傳達到了濟源交警部門。
濟源市交警支隊高速大隊副大隊長趙江濤說,二廣高速濟晉段是晉煤南運的咽喉要道,平均每天車流量有4000~5000輛。之所以在1090公里處設立電子眼,是因為這里事故太多,以前,有時一天發生四五起事故。有超速的,拐彎控制不住翻車;有車速太慢的,被后面的車追尾。雖然人傷亡不多,但財產損失很大。
2010年年底,交警部門調查論證后,在這里設立了電子眼,限速60~80公里/小時,事故明顯減少,最直觀的表現是,如果天氣正常,該路段一個月都沒有事故。
濟源市交警支隊宣傳科科長常偉說,一些車輛在高速上低速行駛,不僅影響其他車輛正常快速行駛,尾燈較暗的低速車特別是大貨車,夜間占用主車道或超車道,與快速行駛的車輛相撞,導致發生追尾事故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據統計,二廣高速濟晉段自2010年以來,因超低速行駛引發的追尾事故就有19起,其中重大事故1起。
進展
交警已暫停低速拍照處罰
在濟源市交警支隊高速大隊的監控室,記者看了幾輛被拍煤車的違章記錄,這些車時速都在50公里以下,有一輛車被拍時速度為28公里。
常偉說,并不是每輛被拍的車都會被處罰,對于低于限速10%或高于限速10%的車,被拍后也不會錄入違章信息庫。同時,從降溫池出來的車,走的是應急車道,被拍后也不會錄入。
對此說法,司機們則保持懷疑態度,“貨車經沒經過降溫池,電子警察還能看出來?”
而對于司機疑問的“為何只罰款不扣分”,常偉稱,因為電子眼拍不到駕駛人,只能拍到車號,而扣分是針對駕駛人的,所以,罰單上才只顯示罰款,不顯示扣分。等司機去處理罰單時,是要被扣分的。
常偉說,考慮到近期大車增多的情況,以及司機的擔憂,交警支隊決定,從5月2日開始,在207國道修路期間,暫停二廣高速1090公里處電子眼的低速處罰,但車輛超過最高限速(80公里/小時)的話依然會處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