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一廠現在的一片空地和兩個廠房,曾是規劃中的公園 河南商報記者 田仲煜/攝
2009年,鄭州曾規劃了“秀春公園”,但一直都停留在當年的報紙上
你身邊有沒有這種情況?你是否渴望家附近有塊綠地?
統籌:河南商報記者 王海科 采寫:河南商報記者 邢軍
“綠城”稱號一直是鄭州人的驕傲,但曾經規劃的公園,兩年了還沒動靜。附近居民翹首以盼,等來的只是無奈。
你家周邊是否缺少綠地?你認為鄭州如何做才能更符合“綠城”稱號?歡迎撥打13523062839和記者聊聊。
市民
規劃的公園
咋沒影兒了?
10月22日,占地33畝、位于鄭州市人民路與金水路口的人民廣場開園迎賓。在鬧市中,市民又多了個休憩的游園。
看到這條新聞,家住黃河路與經五路口的劉新慶大爺,卻深深嘆了口氣:“人民廣場的位置,原來是老博物館,后來倒騰來倒騰去,閑了好幾年,但領導一重視,5個多月就建成了。同樣是公園,‘秀春公園’啥時候建啊?”
劉大爺口中的“秀春公園”,在政府文件上的規劃位置,位于“黃河路與經五路交叉口東北角”,也即目前的新華一廠廠址。
他還留著2009年11月25日的一張報紙,當天的新聞報道中稱,鄭州市規劃局公布了鄭州市中心城區首批綠線規劃,市區50座公園被納入綠線保護范圍,其中13個規劃新建的公園中,“秀春公園”赫然在列。
“當時俺這院里都高興壞了。”劉大爺說,他今年68歲,喜歡飯后散步。“我們等了兩年,每次有什么新的規劃都看,現在咋沒影兒了?”劉大爺說。
探訪
規劃有變,公園恐成泡影
記者網上搜索“秀春公園”,發現它出現于政府文件,只有2009年那一次。
作為公園的建設方,鄭州市園林局也進行了相應回復:“我局已與市城鄉規劃局取得聯系,獲悉該地塊在國務院批準的《鄭州市城市總規(2010~2020年)》中屬商業金融業用地,而非公共綠地,因此該地塊無法用于公園綠地建設。”落款時間2010年11月25日。
“規劃說變就變,太兒戲了。”“不能為商業利益,犧牲市民的綠地吧?”網友回帖,多是如此。
昨日,河南商報記者來到經五路的新華印刷廠,發現廠區正在繁忙生產。門衛告訴記者,聽說過建公園的事,后來沒下文了。“秀春公園”的規劃位置,就在廠區東南角,這里是一片空地和兩個廠房。
落實
承諾建設的游園
建得咋樣了?
以“綠城”自居的鄭州,從來不缺少對綠色的渴望。截至2010年底,鄭州市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6%(建成區面積按320平方公里算)。
公園作為城市綠地的一部分,是城市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綠色棲息地,不僅可以休閑、觀光、娛樂,還能調節城市的生態氣候。但鄭州市區目前僅有市級綜合性公園5處,分別為人民公園、碧沙崗公園、紫荊山公園、CBD中央公園、CBD城市公園;區級綜合公園5處;專類公園8處。
這顯然難以讓市民滿意。
為讓“綠城”更加名副其實,2011年,鄭州市園林局也規劃了本年度的工作目標:市區新建綠地500萬平方米以上,其中公共綠地100萬平方米以上,建設區級公園7個以上,建成開放游園10個以上;新植喬木50萬株、月季100萬株、其他花灌木300萬株。全市新創建省、市級園林單位、園林小區50個以上。
目前,這些公園、綠地建設得怎么樣了?記者還將為你打探一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