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首席記者李凌/文邱琦/圖
“截至4月23日,全國有21個省份公布了一季度經濟數據,只有河南、貴州和寧夏三地一季度經濟增速超過去年同期。”這是《第一財經日報》24日刊發的報道。河南經濟逆市增長,在相關政府部門和專家看來,“最關鍵是中原經濟區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經濟轉型的力度也在逐漸加大,對外的吸引力、產業的承接轉移都有很大進展。”
【數據點擊】西高東緩格局未變
據報道,過去一周,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青海、寧夏、新疆公布了一季度經濟數據。大部分下降幅度在1~2個百分點。只有河南、貴州、寧夏經濟增速高于去年同期。
各地經濟增速下降主要受到國家“穩增長”的宏觀調控影響,另外受國際經濟影響,進出口貿易下降,此外各地尤其是東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工業有所壓縮。
“不過,雖然經濟降速是大趨勢,但去年就表現出的GDP增速西高東緩的格局沒有變化,中西部地區依然保持平均11%的增速。”省統計局總經濟師王作成告訴東方今報記者。
僅4地工業增幅提高
在經濟降速的背景下,各地都提到了工業運行的困難。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四川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熊建中介紹,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除河南、新疆、寧夏、甘肅四地工業增幅提高外,其余省份工業增幅均在回落,其中回落幅度最大的是西藏,回落了29.4個百分點,廣東工業增幅回落了7.3個百分點,浙江回落了8.1個百分點。熊建中表示,從工業利潤角度看,1~2月有18個省份的工業利潤下降,全國工業利潤同比下降5.2%,東部省份的工業利潤下降情況比較突出。
對此,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說,目前,我國還處于通貨膨脹階段,工業企業原材料等環節價格不斷上漲,影響到企業利潤,如果要保持工業企業增長速度和效益增加,物價必須穩定,不然各環節價格都會提高。
【河南優勢】六大高成長性行業成了黑馬
◎得益于產業轉移和經濟結構調整孫永民省工信廳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
我省經濟增速為啥這么高,實際上得益于兩方面。第一,河南正在進行的產業轉移起到了很大作用,以富士康為首的電子產業,以海馬為首的汽車產業發展迅速,它們的增量在我省經濟增量中起到了一個支撐作用;第二,以產業轉移為載體的產業集聚區起到的帶動作用,今年第一季度,產業集聚區的經濟增量占了全省經濟增量的70%以上。從行業來看,我省原來的傳統優勢行業現在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高成長性行業占了經濟總量的60%還多,增量的70%來源于這六大高成長性行業。
◎汽車、食品、電子信息等六行業成“經濟黑馬”王作成省統計局總經濟師
六大高成長性行業占工業比重繼續提高,成了支撐我省經濟發展的一批黑馬。第一季度,全省六大高成長性行業投資增長38.6%,對工業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84.8%,較1~2月提高9.1個百分點。汽車、裝備制造、食品、電子信息等高成長性行業將保持快速增長,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先導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今年,我省工業經濟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將達到15%以上。
◎中原經濟區效應助河南逆市增長耿明齋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其實,最關鍵的是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我省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經濟轉型的力度也在逐漸加大,對外的吸引力、產業的承接轉移都有很大進展。在此情況下,一些勞動密集型、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企業也最易急速成長,經濟結構在不斷優化,發展勢頭良好。
【全年展望】河南經濟增速要超全國
“在去年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上,我省之所以把增速定為10%,這是基于河南的實際來考慮的。”省社科院副院長谷建全說,河南省經濟增速在全國位次持續下降的態勢尚無根本改變,人均GDP水平較低。河南現在處于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發展階段,因此經濟增速在這幾年還會保持一個快速的增長。
“今年的經濟發展應該是超過10%。”省社科院院長喻新安說,根據有:中原經濟區建設效應顯現,投資較快增長,這個會比較明顯。擴大內需,政策發力,消費需求持續增加。外資保持增長,但是穩中提速面臨較大挑戰。住房價格繼續回落,下降空間相對有限。“綜合以上判斷,預計2012年全年經濟增長可以達到11.8%,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