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李肖肖 宗雷
鄭州市經八路辦事處轄區內的報刊亭,這幾天都被拆了。有人瞬間覺得道路變寬了,也有人很不習慣:想買份雜志跑老遠都找不到地方。對此,鄭州市政府回應稱,將利用加油站、沿街門店等,建比現在更多的報刊銷售網點。
事件
經八路辦事處轄區報亭均被拆
50歲的劉云(化名)自打下崗就在鄭州市金水區經五路上經營一家報亭。10多年來,她每天早上6點多上班,晚上10點多下班。讓她沒想到的是,有一天她的報亭要被拆了。
鄭州市經八路轄區分布著22家社會報刊亭以及11家郵政報刊亭。劉云經營的是郵政報刊亭。她說,17日中午,她到郵政公司開會,就聽負責人說了拆報亭的事。
“經八路辦事處通知說,18日中午12點前拆除(的話),給3萬元錢,要是12點以后還不拆就沒有錢。”劉云說,11家郵政報刊亭,4月17日拆了6家,她是頭一個被拆的,剩余5家在18日全部拆完。到4月20日上午,經八路辦事處轄區33家報刊亭已經全不見蹤影。
“我這是有證的,上崗資格證、營業資格證、經營許可證都有,怎么還拆?”劉云說,這讓她有點接受不了。
4月21日,鄭州市金水區經八路辦事處曾公開發出過一份情況說明。“說明”中稱,經八路辦事處原有報刊亭大多占道,易造成交通安全隱患,清理是為了還路于民。對原有報刊亭的經營者,一是對自行拆除者按每戶3萬元的標準進行獎補;二是為每戶經營者提供巡防、環衛等公益性就業崗位;三是讓符合條件的享受低保。已拆除的33家報刊亭不存在強拆問題。
聲音
市民認為部分報亭確實需要整頓
對于拆報亭事件,不少市民認為,報刊亭確實需要整頓。
紅旗路上一家煙酒店老板對此表示支持。他說,鄭州很多報亭占壓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交通,而且多數報亭經營范圍擴大化,“不僅僅只賣報刊,還有其他一些商品,這就失去了報亭本來的意義。”他說,現在市民普遍認為沒有接到任何通知就拆了報亭,有些接受不了;如果相關部門能給予合理說法,相信市民還是能理解的。
昨日中午12點左右,記者在黃河路與經三路交叉口處隨機采訪了20個市民,近半數對報亭的拆除表示不清楚、不理解,“不知道咋回事報亭就沒有了,也沒有接到任何通知。”有五六個市民表示,拆掉挺好的,路面寬了,而且以往的報亭規格不一,影響市容,現在好多了。
網友也是意見不一,更多網友希望不要“一刀切”。網友“@陽光拂面D”說,鄭州的報刊亭夠少的了,廣州幾百米就有一家,鄭州部分報刊亭確實存在問題,但只要加以整頓,報刊亭還是利大于弊的。
說法
沿街門店將作為報刊零售點
先前有媒體報道稱,不僅是經八路轄區的報刊亭要拆除,全市500多家報刊亭全要拆除。
報刊亭被拆,這讓習慣了在路邊買雜志的市民李女士接受不了。在她看來,即便是報刊亭轉移到社區里或者商店,除了家門口比較熟,一旦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根本不知道哪個社區或商店有報刊零售點。
經八路辦事處的情況說明中提到,將依托現有的小超市、門店等,在原報刊亭附近,安排銷售點。但昨日記者走訪附近煙酒店,多家均表示不知情,并沒有安排他們銷售報刊。
昨晚,鄭州市委宣傳部新聞處給河南商報發來一份通報,全文稱:“鄭州市初步確定522個報刊零售網點,這些網點充分利用沿街門店、商店、超市、書店、加油站、社區便利店,各商戶對經營報刊積極性很高。目前手續正加緊辦理,預計最終增加網點數超過現有報刊亭。”
對此,李女士認為是好事,但她也表示,這些都應該在拆報亭前就處理完善,把“后路”料理好,包括通知市民、和各個銷售網點溝通好等,不能在信息對接上“青黃不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