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在郟縣茨芭鎮東姚村一組村民姚樹欣的養雞場,他指著滿載雞蛋的小貨車告訴記者:“我的養雞場每天產蛋700公斤左右,這一車就是賣到鄭州的。”
從鄭州牧專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的姚樹欣采用了新型飼養技術,養雞場實現自動添料、加水、清糞。他只需每天防控疫情、收蛋出售,雞糞以每車200元的價格賣給了周邊種植大棚蔬菜的農戶。
2008年,姚樹欣貸款12萬元建起了雞舍。經過這兩年的努力,他的養雞場占地面積增加到2000多平方米,三列雞舍飼養蛋雞1.2萬只,每年利潤在5萬元左右。
“村里許多人看到姚樹欣致富,都主動和他交流養雞經驗。目前,我們村蛋雞飼養規模在1萬只以上的有5戶,在5000只以上的有6戶。此外,還有農戶專業飼養柴雞。”東姚村黨支部書記姚賓福說。
記者跟隨姚賓福來到三組村民姚傲杰家的柴雞飼養場。“雞蛋沒有了,柴雞也沒有幾只了。開春再說吧!”一進大門,就聽到姚傲杰正在通過電話和客戶聯系。
出生于1990年的姚傲杰畢業于南陽農校,2010年4月在家人的支持下開始創辦養雞場,專賣散養柴雞。2010年的后5個月,他的散養公雞就賣了十多萬元。今年以來,他的養雞場賣了將近1800個柴雞蛋。他說:“我這柴雞蛋按個兒賣,9毛錢一個,供不應求!過了年,我再重新投放雛雞!”
“東姚村是全鎮的禽類飼養特色村,特別是近年來,許多返鄉大學生依靠新的飼養技術、專業的管理知識率先致富,在群眾中起了致富帶頭作用。”郟縣茨芭鎮黨委書記王紅敏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