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月11日電(記者秦亞洲)記者從河南省政府辦公廳獲悉,為了適應城鎮化水平提高后學齡人口流動的新特點,河南省決定對農村中小學布局進行科學調整,撤銷合并一些辦學規模小、教學質量差的農村初中。
這是河南省近年來第3次調整農村中小學布局。隨著社會經濟事業的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河南省學齡人口流動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方面,農村在校學生數量大幅減少,部分農村中小學教育資源閑置;另一方面,農村學齡人口跟隨進城務工人員進入城鎮,城鎮中小學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
河南省政府決定,農村初中布局調整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收攏,并向鄉鎮所在地集中。原則上每3萬人左右設1所初中,5萬人左右可以設2所初中。平原地區的初中一般應達到18個班、班額50人,校均900人以上的規模;山區初中一般應達到12個班、班額50人,校均600人以上的規模。各地要根據市(縣)域城鎮體系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撤并一些辦學規模小、教學質量差的初中。
農村小學布局調整要在堅持學生就近入學的前提下,按照相對集中、規模適度的原則進一步調整撤并一些村辦小學和教學點。人口比較密集的平原地區,原則上每5000人左右設1所小學,每個鄉鎮可設若干所中心小學,中心小學要逐步建成寄宿制學校。小學一年級適齡兒童數量不足30人的,一般不再設成建制小學。平原地區小學服務半徑一般不超過2公里(不含寄宿制學校),在交通不便或距離較遠的村要保留必要的教學點,方便低年級學生就學。
與此同時,河南省將調整城鎮中小學布局,重點解決學校數量不足、容量不夠、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原則上每1萬人區域內建設1所24班規模的小學,每2萬人區域內建設1所36班規模的初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