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2月26日電(記者郭久輝)12月24日晚,鄭州大學的體育館里,一場完全由學生策劃的“我最喜愛的老師”的頒獎典禮隆重舉行。全校四萬多名學生參與評選出的15名獲得“我最喜愛的老師”稱號的鄭州大學教師,伴隨著學生們的歌聲、掌聲、歡呼聲,依次走上紅地毯、T形臺,優秀學生代表為他們一一獻上花環,頒發獎杯和證書。
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的張雁儒老師手捧學生頒發的獎杯激動得說話聲音都在顫抖:“我在科研等方面得過不少獎,但是獲得我的學生們頒發的這個獎,感到無上榮光,無比珍貴。這是對我二十多年教學工作的最高肯定。”
旅游管理學院的李楓老師上臺領獎時,同學們爭著上臺給她獻花,與她擁抱,她的獲獎感言充滿激情:“二十多年前我曾經很不情愿當教師,是同學們求知的眼神、可愛的面孔、活力的身影感染我,激勵我,促使我與你們一起成長進步,教師職業給我無限快樂。在我心中,我的學生也是我的朋友和孩子。”
雖然這是一場純“民間”的評選活動,雖然沒有任何“含金量”,也不與提級晉升掛鉤,但是頒獎晚會仍吸引了數千名鄭州大學在校學生和教師參加。濃濃的師生情感染著在場的每個人。
在頒獎晚會現場,鄭州大學副校長張倩紅告訴記者,這已是第二屆學生“我最喜愛的老師”評選活動,2009年第一屆有13位老師獲獎,在全校師生中產生了強烈反響。今年第二屆評選活動全校有4.4萬名學生自愿參與投票。這一活動對弘揚尊師重教傳統,增進師生交流起到積極作用。
鄭州大學學生工作部、學生處是這項活動的發起者。鄭州大學學生處處長戴國立告訴記者,教師和學生是高校的主體,教師教得好不好,學生最有發言權。讓學生評選自己最喜愛的老師,是扭轉高校“行政權獨大,學術權微弱,學生權空缺”這一現狀,提升“學生權”的一個具體實踐。
記者了解到,與政府和官方所評的“教學名師”等獎項不同,鄭州大學學生“我最喜愛的老師”評選活動完全是由學生自己組織,沒有條條框框限制,因為不與晉升和獎金掛鉤,所以也沒有其他干擾因素。記者從學生們給獲獎老師的評語中發現,獲獎老師的共同特點是與學生有較多的思想交流,與學生“亦師亦友”。
“我最喜愛的老師”評審委員會成員、外語系學生劉巖介紹,整個評選活動,從10月份開始,由全校各院系學生會組織同學們海選出各院系候選人,再由各院系評選出的學生代表組成30人的評審委員會,從42名入圍教師中投票選出15名授予“我最喜愛的老師”稱號。在此過程中,每位入圍教師的個人風采都在校園網上展示,同學們參與熱情很高,很多同學發微博支持自己推薦的老師。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