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年“丁克族”這個詞出來的時候,還有人很奇怪地問,這是哪個民族?現在恐怕沒有人會再問這種問題。
“族”這個字,現在已經不只是有血統關系人群的統稱,而泛指有共同屬性的一類人。因為沒完沒了的漲價風,讓今年涌現出“菜奴”,“海豚族”、“團購族”、“網購族”、“海報族”、“拼客”、“摳摳族”、“賬友族”、“券券族”、“特搜族”十大省錢族群,還有時彩族。商報記者采訪了幾個族群,看看他們都是怎樣各顯神通應對漲價風的。
海豚族
特點:在漲價前搶購各種生活用品囤在家里。
“蒜你狠”、“豆你玩”等漲價風潮接連侵襲,也孕育了一群“海豚族”。與以往囤米囤面都是老年人群體不同,“海豚族”中也有不少精打細算的年輕人。
他們比老年人有更靈敏的價格嗅覺,在漲價前搶購各種生活用品囤在家里,從衛生紙、洗發水到五谷雜糧等都有涉足。
“只有物價漲工資不漲的年代,我們也不能那么瀟灑地忽略生活日用品的漲價。”“海豚族”朵兒說,現在連她的媽媽都對她的精打細算刮目相看,不過這都是被生活逼出來的,現在她是懂了那句老話“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意思。
時彩族
特點:上班不干正事,偷偷登錄時時彩網站買彩票玩的人群。
“時彩族”的年齡階段跨度比較大,從18歲一直延續到50歲。
“時彩族”指的是上班不干正事,偷偷登錄時時彩網站買彩票玩的人群。時時彩是世界流行的基諾型彩票,每10分鐘開獎一次,號稱高中獎率,游戲性很強。因此,短時間吸引大量白領參與。
“如果是高手買時時彩,可以說是在上班時間做了一份兼職,也算是對抗通脹的一種手段。”“時彩族”馬先生說。
摳摳族
特點:能在單位吃食堂就不在家做飯,能在家做飯就不去外面吃。至于旅游,更是能免就免。
“摳摳族”的意思是:一分錢掰兩半兒花,富日子當窮日子過。
但現在的“摳摳族”們絕非城市里的赤貧人群,更不是葛朗臺那樣的守財奴,只不過是很多年輕人也懂得了精打細算,懂得在沒完沒了的漲價風潮中,更好地支配自己有限的工資。
一對一年獎金2萬元,月收入總共只有7600元的80后小夫妻,一年攢了近8萬元。作為“摳摳族”的一員,他們秉承了老一代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能在單位吃食堂就不在家做飯,能在家做飯就不隨便去外面改善生活。至于旅游、浪漫的安排,更是能免就免。
團購族
特點:以前團購建材、家裝用品,現在團購包括衛生紙、暖手寶、零食,還有團飯店、游園門票等。
作為互聯網上流行的購物方式,團購以低廉的價格受到了不少“團友”的喜愛。從最早的團購建材、家裝用品,到團購包括衛生紙、暖手寶、零食等生活必需品,現在更是有團飯店、游園門票,團的范圍大太多了。
“鄭州西郊有家飯店不錯,同學聚會也經常在那里,團點兒購物券沒錯的。”“團購族”張先生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郵箱里瀏覽最新的團購信息,年末同學朋友聚會多了,他就特別留心飯店的團購券。
賬友族
特點:他們每天都會像公司的專業會計一樣,把固定的開支記下來,然后上傳到網上,讓網友監督自己不亂花錢。
記賬算賬可是公司會計的專屬工作,現在涌現出“賬友族”,他們每天都會像公司的專業會計一樣,把固定的開支記下來,然后上傳到網上。
現在還涌現了專門供賬友族記賬的網站,在這些專業網站上記賬,不僅可以讓網友監督自己不亂花錢,也讓自己對每一筆支出清清楚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