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斜對著小區的大門,地面殘留著燒過的紙灰
河南商報記者 王春勝/攝
附近小區居民:該處是濱河公園,村民墳地應遷走 村民:無處遷墳 辦事處:墓地深埋,上面綠化
河南商報記者 李江瑞 張君瑞
鄭州七里河邊的一塊地,是西劉莊的一片祖墳地。
墳地東面的小區居民認為該處是濱河公園,應盡快遷墳,否則太晦氣。村民說已無地可用,更沒錢購買公墓。
政府部門的協調方案是:地表綠化,地下建墓。
小區居民
這里應是濱河公園
“本來規劃的是公園,現在變成了墓地,還對著大門口。”26日上午10時許,鄭州市商都路與七里河南路交叉口往南約200米,空管花園小區門口,兩撥人在小區西門前七里河邊爭吵。
七里河邊,有幾個剛剛遷好的墳,沒立墳頭也沒立碑,周圍有一些鞭炮屑、紙灰和一些祭品。
空管花園小區的王女士稱,這里零散分布著一些墳地,曾一度規劃在此建立濱河公園,但只建了七里河南路的兩頭,而小區對面的位置則遲遲沒有動工,“現在竟然要把這里變成集體墓地,斜對著小區的大門,在這居住,心里總覺怕得慌。”
還有小區居民說,以前河堤上還是零散的墳地,現在成了一個集體墓地了,“對著小區肯定不好啊,家門口正對著墳地怎么行,應該遷墳才對。”
村民
沒地可用,也沒錢買公墓
老周是西劉莊的村民,他說祭祖掃墓是千百年來的老風俗,誰也改變不了。
政府部門說要綠化時,村里也很支持,給村民們做工作,把老墳集中起來,讓相關部門對河濱進行綠化。
“前一段,空管花園的居民說,墳墓正對著小區大門,不太好,我們就把墳頭向北集中。”老周認為村里已做出讓步了。
可是遷移過后,小區一些居民還是不愿意,這樣一來,村里就實在沒辦法了。對于小區居民提出的購買公墓,老周說村民根本買不起,相關部門也沒給撥這個款項。
據河南墓地網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鄭州周邊陵園一塊墓地的均價為1萬多元。
“墓地這事兒,是個老問題了,哪里有閑置地塊時,就說讓我們往哪里遷墳,遷過來遷過去,最后無處可遷的時候,便沒辦法了。”老周覺得村民們實在是有很多難處。
如果能在村子附近找到一塊地遷墳,老周說村民們還是愿意遷的。
雙方爭執不下。那么,這塊約5畝的河畔地帶,在政府部門的規劃中,是作何用的?
辦事處
地表綠化 地下當墓地
按鄭東新區市政園林水務局工作人員的說法,早在2009年,相關部門就已經把此處規劃為濱河公園,計劃是到2010年6月竣工,但因為村民墳地遷移一直沒有解決,濱河公園一直沒有施工,“這次施工時間也不能確定,只能說等到墳地遷移完畢,再作進一步處理。”
針對小區居民“以后還會添加新墳咋辦”的擔憂,工作人員稱,濱河公園規劃后就不允許村民再來這里安葬,現在只是對老墳進行深埋處理,建成后的公園,上面有草坪、樹木等,更不允許亂挖。
在空管花園物業出示的一份鄭東新區管委會政府會議紀要上,顯示了關于七里河(商都路南)東側河堤墳墓遷移問題的幾點決議。其中由管委會市政園林水務局負責,劃出不超過5畝的土地,用于集中深埋七里河(商都路南)東側現有綠化地塊在內的所有墳墓,不立墳頭、不立碑;商都路辦事處負責墳墓深埋和上面的苗木種植工作。
商都路辦事處城市管理辦公室周主任稱,這塊地是村里的墓地,屬于村里,政府沒有征。原有墳墓集中往北遷移后,如果小區居民可以接受,就好辦了,再等這邊綠化好后,就看不出是墓地。另外墓地深埋處在地表八九十厘米以下,而綠化所植樹木根部最深可扎六十厘米。因此,工程進行完后,樹木和墓地相互之間不會有什么影響。
周主任表示,會將此事報告給上級政府,希望盡快出來一個協調結果。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