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在17層樓頂建木屋假山,造出“空中花園”,沒想到破壞了公用屋頂防水層,導致對門鄰居家天花板“小雨不斷”。協商未果后,鄰居將“空中花園”主人起訴到法院,要求拆除屋頂的假山和木屋等,并賠償屋頂修理費等共計3580元。3月23日,鄭州惠濟區法院向媒體透露:在法官調解下,被告楊女士最終答應拆除“空中花園”幫鄰居修屋頂。而主審法官則提醒說,面對日漸增多的鄰里糾紛,鄰里間應重視相鄰權的正確行使,相互體諒,以和為貴。
1
樓頂造“空中花園”讓對門鄰居遭了殃
楊女士和趙先生是鄭州市南陽路情景博士園17樓的對門鄰居。2009年,楊閑來無事,在空蕩蕩的樓頂上鋪設瓷磚,建了木屋和假山,打造了一座別致的“空中花園”。由于怕別人隨意進出自己的地盤,楊女士還關閉了通往樓頂的門和消防通道。
“空中花園”建好后,楊女士總算在喧鬧的都市中有了休閑去處。她時常在木屋里看風景,聽假山上的潺潺流水,盡情享受眼前的美景。而自從楊女士的“空中花園”落成之日起,她的對門鄰居趙先生一家便墜入痛苦深淵。原來,在楊女士建“空中花園”時,破壞了公用屋頂防水層,導致對門趙先生家天花板“小雨不斷”。就在楊女士盡情享受花園美景的同時,趙先生家卻正在大盆小盆地接滲水。同時,樓頂的“小橋流水”聲也吵得趙先生一家人睡不好覺。
多次修理屋頂未果后,趙先生遂將楊女士和物業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楊女士拆除屋頂上的假山和木屋等設施,打開消防通道并賠償其屋頂修理費等共計3580元,物業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2
“空中花園”女園主稱“我的地盤我做主”
3月21日,鄭州惠濟法院開庭審理此案。一開始,雙方情緒都十分激動,在法官多次調解勸說下,雙方最終同意坐下來對案件進行調解。楊女士反復強調,自己既然購買了房屋,那么在屬于自己的平臺上種花、建假山,又怎么會侵犯到別人的權益?
楊女士說:“我在樓頂上建花園是經物業同意的。此外,我關閉了消防通道是因樓頂是自己的‘私人花園’。如果趙要修理房頂,我協助物業配合,但我的木屋和假山什么的堅決不能動。”面對趙先生的訴求,楊女士態度很堅決。
物業公司方面則表示:物業公司并未授權楊女士建花園。并且我們查過記錄,沒有人舉報過楊的違章行為,如果有人向我們舉報了,我們會派人出面勸阻。而且物業沒有強拆權,拆除違章建筑需要業主楊女士的配合。鑒于目前趙先生房屋漏水嚴重,物業會先派人對其進行適當維修。
3
樓頂公共空間私自搭建不合法
本案主審法官向楊女士解釋說,按照我國《物權法》規定,屋頂屬于公用部位,為全體業主共同所有。不能說是某個業主的“地盤”。鑒于屋頂具有發生火警和其他危急事件時的逃生功能,又為原告住宅內生活空間的直接覆蓋,因此,應當保持屋頂平時的安全、安靜狀態,以使公眾逃生便利及原告生活安寧不受侵擾。
楊女士的建造行為妨害了趙先生的正常生活及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根據上述規定,楊女士應拆除一切有礙消防安全的設施、物件,即應恢復屋頂的所有原狀。聽完法官解釋后,楊女士臉紅著向趙先生道了歉,并答應協助物業為鄰居維修屋頂,并將木屋和假山等搬離。雙方最終握手言和。線索提供 魯維佳 陳亞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