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泳)30歲的柳倩(化名)喝了一斤多白酒后,隔日在醫院打針時意外死去。柳家向醫院索賠60萬元。
昨日上午,經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持續調解,柳倩家人最終心平氣和同醫院達成和解,簽署《調解協議》。這是該委成功調解的第64起醫療糾紛。僅昨日一天,該委就成功調解了3起糾紛。
■緣起 她喝了1斤多白酒,兩天后醫院猝死
昨日上午,在伊河路伊河大廈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下簡稱醫調委)。柳倩的親屬張先生介紹,柳倩是駐馬店人,多年來一直在鄭經商。去年11月中旬一天清晨,柳倩家人突然接到我市一衛生院來電說,柳倩不行了,家人速來。
家屬們當天中午12時許火速趕到衛生院。
柳的好友小趙說,11月13日晚,柳喝了1斤多白酒。當晚沒啥事,次日感覺不舒服。趙就陪她到附近這家衛生院就診。
接診醫生介紹,從11月14日夜到16日凌晨3時前,20多個小時里,柳倩一直未出現異常。
當地派出所介紹,11月15日下午4時許,柳倩說有些冷,想吃東西。小趙忙出去拿被子,并順路買了吃的和香煙帶回來后,說是有急事離開,直到當晚8時許也沒有再出現。16日凌晨3時許,柳倩突然病情加重,凌晨6時許,柳搶救無效死亡。
■糾紛 家人向醫院索賠60萬元
張先生說,柳倩和趙近5年來一直在談戀愛。
柳倩父兄介紹,出事后趙曾表示,柳的殯儀費等善后費用都由他承擔。
柳家當時要求趙務必給個說法,除了負擔相關費用,還應對柳倩家屬進行撫慰賠償。
直到今年1月中旬,雙方分歧仍很大,小趙再次消失。
柳倩家屬情緒激動,隨即向衛生院提出60萬元索賠要求,并與院方發生激烈沖突。
■調解 醫調委反復調解 最終達成和解
今年1月12日,柳倩家屬到市醫調委提出調解申請。
該委主任崔耀懷介紹:“該事件牽涉人命,情況錯綜復雜,三方各執一詞。”
隨后1個多月,市醫調委圍繞雙方爭議,多方走訪調查,采集了大量證據,并邀請了完全中立的法學專家和醫學專家進行分析論證。
昨日上午,在市醫調委的多次調解下,柳倩家屬最終與衛生院達成諒解,簽署了《調解協議》:柳倩家屬不再對院方進行追究和索賠,院方給柳家支付2.75萬元補償。
■相關 市醫調委是啥單位?能幫咱啥忙?
關鍵詞1:調解醫療糾紛的專業機構
“醫調委的性質我專門咨詢過。它既不歸衛生系統管,也不是患者花錢請的,是獨立客觀的第三方。調解結果也證實了我的看法。”市民魏和森說。他去年就是通過市醫調委的調解,成功維權,并與醫院達成和解的。
據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市醫調委是市政府2010年11月1日成立的,是專業性的社會機構,主要任務是調解本市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發生的各類醫療糾紛,并向醫療機構提出防范醫療糾紛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2:調解索賠超5000元的醫療糾紛
1年多來,市醫調委累計接待來訪咨詢2000多人次,受理調解醫療糾紛78起,其中成功調解64起,當事人自愿終止7起。調解依法促成醫方賠付患者580余萬元。月均受理4.8起,月均成功調解4起。
該委目前有受詢醫學專家 369名,法學專家126名。
崔耀懷介紹,按我市目前相關法規,醫療糾紛發生后,索賠金額在5000元以下的(含5000元),由醫患雙方協商解決。在上述金額以上的,醫患雙方應向市醫調委申請調解,也可直接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或訴訟解決。
凡是在我市行政區域內發生的糾紛,包括涉及省級、國家級醫療機構的,符合上述條件的,都可向該委申請調解。
關鍵詞3:解決醫患糾紛的第三方
而據市政府對市屬12家二級以上醫院的不完全統計,僅2006年至2008年3年中,上述醫院就發生“一定規模和影響的醫療糾紛210件”,賠償總金額400余萬元。這還僅僅是較大的醫療糾紛。律師高健認為,相比之下,市醫調委目前受理和處理的醫療糾紛有些偏少。
市民朱龍勛則認為,獨立于醫患雙方之外的市醫調委,總體來說是符合社會管理發展大方向的新模式。這是用最低的成本解決最棘手的問題,保證醫院、醫生能騰出更多的精力鉆研醫術,救死扶傷,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