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華和李照玲的家就是這間小屋子
河南商報記者 趙卓/攝
鄭州市孫莊內住著一位64歲的老人王延華,17年來他悉心照料79歲的李照玲,不離不棄。他和李照玲并無血緣關系,她只是他家20多年前的一個房客。
河南商報記者 李亞沛
12平方米的房子
他倆的家
昨天下午,鄭州市西三環與北三環交叉口附近孫莊村內,64歲的王延華在他12平方米的小家里看著電視,屋子北側的門被封了起來,只在西側墻壁上鑿開了一個高約1.4米、寬0.6米的洞,進出屋子都需從這個洞口經過。
房間南側放著一張大床,占去了屋子大部分空間,床上79歲的李照玲穿著馬甲,頭發花白,嘴里不時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床下放著一些空飲料瓶和一個尿盆。
“這屋里最值錢的就是這臺電視了,300元錢買的二手彩電。”王延華吸著煙說,“這是假煙,一塊錢一盒,屋里的煤爐是別人送的,也十幾年了。”
王延華的床上放著一個紙盒,紙盒里幾只小貓安靜地窩在一起,貓是王延華收留的流浪貓,后來下了好幾個崽。3年前,為了節省開支,他帶著李照玲從市區搬到了這里,一個月房租100元。
曾經的房客現在的“娘”
“她原來是我家的房客,后來得了腦血栓。”回憶起往事,王延華說,20多年前,李照玲租住在母親的房子里,兩人關系很好。“后來我娘查出來得了直腸癌,她一直伺候我娘,端屎端尿。人心都是肉長的,她當初照顧我娘的時候肯定不會想是為了將來我們照顧她。”王延華說。
王延華說,17年前李照玲得病以后,她不能說話,也寫不了字,認識她這么長時間,幾乎沒有見過她的孩子,“你想不想你兒子,把你送他那兒吧?”王延華對床上的李照玲說,可她搖了搖頭。
“我現在就是把她當娘伺候,時間長了也有感情了。”王延華看了看病床上的李照玲,她突然“哈”的一聲笑了。
王延華說,李照玲24小時都離不開人,料不準就尿床上了,夜里活動也多,一般都起來十幾次,照顧她的這些年,自己晚上睡覺都沒脫過衣服。“這里的水咸,煮面都不用放鹽,我就給她買飲料喝。”王延華指著一個奶瓶說,“后來她的牙沒了,我就把飲料倒進奶瓶里,再給她喝,就跟照顧孩子一樣。”
他說,人要“將心比心”
當初因為執意要照顧李照玲,王延華和妻子離了婚,“當時很多人勸我,兄弟姐妹也因為這個事跟我生氣,現在我們都不怎么聯系。”因為看護病人,王延華也一直沒有再工作,只是靠市區內一間老房子收取每月400多元錢的房租,此外他唯一的來源就是撿廢品賣錢,“一個月能掙個三四十塊錢。”
王延華覺得最難熬的就是兩人生病的時候,“現在隨便進次醫院就得三五百元,不過有病還是得給她看。”事實上,他自己也有高血壓,常年吃著藥。為了節省開支,這些年王延華沒買過衣服,“給她就買大點的,她穿剩下了我接著穿。”
“人得講良心,將心比心。”王延華常說的就是“心”這個字,“我也看開了,等我老了就隨意吧。”(線索提供:程先生,稿酬:50元;報料電話0371—86088666)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