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衛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鄭武高鐵上半年通車,京鄭高鐵年底前通車
明港和商丘機場均已通過審批,將馬上建設
□記者 李敬欣 見習記者 劉瑞朝 文 記者 杜小偉 圖
核心提示
原來定于去年年底通車的北京至武漢高鐵河南段,什么時候才能夠通車?鄭州機場如何建設成為國內大型航空樞紐?洛陽、南陽等支線機場如何長足發展?明港和商丘支線機場何日開建?
昨天下午,省人大代表、副省長張大衛在駐馬店代表團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對上述問題給出了答案。
京廣高鐵河南段年底前全部通車
A
記者:京廣高鐵河南段原計劃去年年底通車,但因故推遲。老百姓十分關注,到底什么時候通車?
張大衛:目前京廣客專河南段已基本建成,聯調聯試馬上就會進行。預計今年6月底之前鄭州至武漢段會開通,下半年鄭州至北京段也會開通。河南地方政府在開通之前要做的工作,就是高鐵和地面交通系統、地面配套服務系統實現完美銜接。
2010年年底前,位于鄭州新東站的鄭州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已經開工建設。鄭州機場也將建設一個一級長途汽車站。這意味著將來的鄭州機場,旅客一下飛機,不但有城際列車可以坐,還可以乘坐出租車、公交車、長途汽車,不用出機場就能實現“零換乘”。
當時在研究鄭州新東站至機場的城際鐵路連接線時,我們提出城際鐵路要和鄭州機場航空樞紐實現“零換乘”,對原來的規劃方案進行了修改,現在看來,建設成為“零換乘”機場的決策是對的,它為鄭州未來發展帶來了很多機遇。如果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系統和機場建設這三種高效率的運行方式能最終實現對接,可以在運行方式上實現互補,高鐵會為機場匯聚來大量客流,機場也可以通過和高鐵的對接實現客流疏散。目前,政府正在研究機場和鐵路之間貨運的無縫對接。
B
鄭州機場成為國內大型航空樞紐
我省已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記者:去年12月26日,鄭州機場迎來了2011年運送的第1000萬名旅客,這是鄭州機場開航近60年來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鄭州機場正式邁入國內“千萬機場俱樂部”。國務院32號文件(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鄭州機場建設成為國內大型航空樞紐。那么,鄭州機場未來如何進行發展?
張大衛:以前我省雖然是全國綜合交通樞紐,但在航空上一直比較薄弱。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將是一個標志,標志著鄭州機場正式躋身為國內大型航空港和繁忙機場行列。這對中原經濟區建設來說,將大大拉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和國內其他城市相比,鄭州有著明顯優勢。目前我國的門戶機場運營已接近飽和,像北京、上海等城市機場都在大功率運行。但在一些發達國家,機場并不是建設在首都和繁榮地區。這些國家的貨運中心,包括一些中轉中心,一般都設置在中部地區,比如美國的達拉斯、孟菲斯、丹佛等地。從目前的條件來看,鄭州機場已具備成為我國中部樞紐的條件。
鄭州機場規劃的預留發展空間比較好,我省圍繞機場周邊規劃了航空城、航空經濟區、綜合保稅區,預留了航空物流區,為未來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富士康之所以將廠區選定在航空港區,就是看中了機場周邊的預留發展空間,利用綜合保稅區、航空物流區等條件,其生產的產品和原材料大多需要通過空運來解決問題。再加上其他材料供應鏈的整合,機場周邊有可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航空都市。
《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多次提到機場建設,提出統籌研究洛陽、南陽、商丘、明港以及豫東北、魯山機場建設,支持發展通用航空,適時試點開放低空領域。
目前,明港機場和商丘機場都已經通過國務院審批,將馬上開建。這些支線機場都有一個培養過程,還有很多難題有待解決。我省有四個支線機場,分別是洛陽機場、南陽機場、商丘機場和明港機場。其中商丘機場和明港機場是軍民合用機場,目前部隊機場和民航合資,進行改造。
洛陽和南陽這兩個地方旅游資源豐富,如果將航運與旅游結合在一起,洛陽機場和南陽機場可建設成旅游目的地機場。
其他支線機場,由于我省陸路交通比較發達,可替代的交通方式比較多,鐵路、汽車成本要比航空低。怎樣把支線機場發展好,還需要進行研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