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吳 燁)2011年12月30日,位于三門峽市區南部的三門峽海關大樓建設工地車輛穿梭,一派繁忙景象。據了解,該大樓計劃于2012年1月15日主體封頂。
去年3月批準成立的三門峽海關,與2010年9月掛牌營運的三門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在此之前落戶三門峽的國家鋁及鋁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共同構成了該市的“大通關”機制。
三門峽市委書記楊樹平說:“在豫晉陜三省交界的三門峽建設‘大通關’機制,不僅能鞏固果汁、汽車輪轂和銅箔等三門峽優勢產品出口,擴大機電、裝備制造和新能源等新興產品出口,還能吸引周邊優勢出口產品向三門峽集聚,使三門峽成為黃河金三角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城市。”
“過去我們每辦理一批鋁合金車用輪轂出口,就得跑到1000多公里以外的青島去辦理,僅每年的運輸費就是1000多萬元。現在有了鋁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出入境檢驗機構,我們辦理檢驗和出口,真是太方便了。”三門峽戴卡輪轂制造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院宗嬌的一席話,道出了當地鋁制品生產企業的心聲。
三門峽戴卡輪轂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鋁合金車輪的廠家,產品除供應國內市場外,還大量出口北美、歐洲、澳洲市場,是北美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制造商配套輪轂境外定點制造商。
“大通關”機制提高進出口貨物通關效率,實現提速、減負、增效,讓越來越多的三門峽企業從中受益:
在三門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幫助下,三門峽駿通專用汽車公司2011年3月開始實現產地出口報驗,不足10個月時間內,駿通專用汽車出口已跨越千臺大關,達1003輛,貨值達4723萬美元,成為我省僅次于宇通和日產的第三個汽車出口大戶。
果品出口則進一步鞏固了面向俄羅斯等地的貿易渠道。繼2010年首次通過滿洲里口岸出口果品之后,三門峽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去年8月再次組織該市果品企業前往黑龍江省,開展面向俄羅斯的出口推介活動,共簽訂了16300噸果品邊貿供貨合同和6000噸直接出口供貨合同。目前三門峽緣份果業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獲得天津、河北、青島口岸直通放行資格,靈寶寶勵浩食品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等2家企業被評為綠色通道企業。
更令三門峽人津津樂道的是,“函谷紅”茶面世僅1個多月,就登上了世界最大食品博覽會——2011年德國科隆世界食品博覽會的展臺。而當地人再熟悉不過的傳統優勢產品食用菌,目前已有49噸直接出口。
數字顯示,2011年前11個月,全市40家進出口業務企業實現外貿出口13869萬美元,同期增長73.7%,出口增幅居全省第三,提前1個月超額完成全年目標。其中出口果汁突破1億美元,成為我省出口額最大的食品。③12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