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4日15:4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近日,一位基層干部在微信中描述了其淪為“微信工作群奴”的狀態:
多個部門的微信工作群每日必報到并傳報相關材料;
他的“副包”(即包村工作副手),每次出門要帶五部工作手機,里面是各部門不同的工作系統要填報,所有手機24小時保持開機……
說實話,想想那個場景,如果僅僅讓我“照料”五六部手機,在長期的基層工作中保證手機不遺失、維持其24小時不間斷運作、不搞混各手機的“娘家”,就已經很頭大了,而這些基層干部,還得每天應付來電來信、落實工作要求,真是大寫的“服”。
“現代辦公條件”成為基層干部的“坑”
手機APP、微信群等“現代辦公工具”為什么會成為基層干部的“坑”呢?先來看看這位干部是怎么說的。“六點起床,趕到村里八點多。從昨天晚上十一點多睡覺到現在的功夫,微信工作群的信息已經爆炸了……”
他隨便就列出了所謂“比較重要”的工作群:鄉鎮工作群、鄉村工作群、某縣醫保群、某縣農保工作群、某縣衛生計生群、秀美某縣、某縣環境衛生群、某縣扶貧攻堅群、某鄉黨建工作群、某縣扶貧第一書記群、某村村民群、某村黨支部交流學習群……
而他的副包,也就是另一個包村干部,則排開一桌的手機。這位干部調侃:“出現這畫面只有兩種人,一種是修手機的,一種就是我們鄉村干部了。”
這么多手機是干什么的?
綜治網格員專用手機、統計員專用手機、扶貧干部專用手機、農業綜合服務員專用手機、紀檢干部專用手機……
在外人看來,上級發手機似乎是一種“福利”,但這種“福利”對基層干部來說,卻是沉重的負擔。走到哪里,這些手機都得有一個專門的“手機包”,光重量就有得罪受了。而這些手機內存小、運行慢,預裝了大量APP,操作起來慢得令人發指。
由于每天應付手機APP系統和各種各樣的“微信工作群”,讓部分鄉村基層干部主要精力放在了應付手機上,工作沉不下去。一些上級負責人也把工作群作為開展工作的捷徑,不再下鄉到村了解情況,需要什么原始素材,直接讓鄉村干部通過手機報上來。
“工作留痕”簡單化致基層干部壓力增大
在我看來,基層干部被這么多工作群和手機所綁架,很大原因在于相關部門對“痕跡化管理”的形式主義化。
這位干部這樣描述他們的下鄉狀況:
“現在去下鄉,進村第一件事,不是去村委會布置工作,而是先到掛點的貧困戶家去和他合個影,然后再找手機信號、找GPS信號,因為要手機扶貧APP簽到,上傳幫扶日志和照片。這叫:工作留痕。”
這個工作留痕,其實就是方便上級對基層干部的檢查管理:有照片、有定位、有記錄,是對“合格干部”的要求。留下這些痕跡,至少表明了干部到了工作地點,開展了相關工作。
“但你叫人家群眾怎么看?早上起來一開門,跑來個傻干部,抓著就照相,然后埋頭玩幾下手機,簡單說幾句話,就跑人了,敢情我就是一個拍照的吉祥物啊?作秀意思太重了吧?”這位干部對群眾反應的猜測,其實應當是群眾的正常反應。
正是對“工作留痕”的要求過于簡單化,不考慮基層工作的實際情況,甚至不考慮基層使用“高科技手段”的客觀條件,生生把“加強管理”的好經給念歪了。
別讓工具綁架基層干部的工作
過去是滿天飛的各種表格,現在是滿屏的各種工作群。形式變了,但形式主義的本質沒有變。以現代化辦公的名義搞形式主義,新瓶裝的還是那些舊酒。
再往深里講,這位基層干部的“吐槽”,可能只是基層干部苦于各種應付式工作的一斑,卻可以從中窺見一些機關部門的形式主義甚至官僚主義作風并沒有消失。但是,并不容易從中說他們搞了形式主義,為什么?因為形式上抓得更“實”了。
你說與群眾照相上傳是形式主義,他說這是加強管理,這樣能證明干部到了村入了戶,有利于工作落“實”。你說工作群天天報各種材料是形式主義,他說這是上級掌握基層“實”情而出的“實招”。
你說非得讓干部漫山遍野找信號上傳材料是形式主義,他說這也從一個側面證“實”了當地通信條件的困難。我想,手機APP、微信工作群等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準確有效的使用,可以提高基層的工作效率,甚至減輕基層干部的工作負擔。但是,工具的使用不可本末倒置。如果用于提高效率的工具反成為基層干部的負擔,那么,肯定是措施設計上出了問題。
以專用手機為例。每個部門如果都發個專用手機,里面裝一個工作APP,這么多的部門,要讓基層帶多少的手機?
如果真有安裝工作APP的必要,何不只要求安裝APP而不用專用手機?或者縣級進行整合發一個專用工作手機,各部門的APP都裝在一個手機上?更不要說各部門用財政經費招標購買手機所造成的浪費和可能的尋租風險了。
我想,那位基層干部希望的,上級部門“多接一點地氣,少一些套路”,不要讓干部“從人民公仆,變成‘手機奴仆’‘微信工作群奴’”。這大概也是基層干部的共同心聲吧。
通過技術手段,刪除的微信聊天記錄可以被部分恢復,但由于時間長短等因素可恢復的程度不一。除此之外,手機上刪除的照片、文檔、短信等各式文件信息都存在這樣的風險。
這源于廣外為鼓勵學生課外鍛煉提出的新要求:每天鍛煉步數達10000步(微信運動)以上,或當天在裝有藍牙發射器的體育場館鍛煉不少于40分鐘;每周鍛煉需達標五次,至少有一次在體育場館練習專項內容不少于40分鐘。
5月2日,記者從漯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獲悉,寧洛高速漯河段就發生了一起因駕駛人大意分心導致的事故,所幸無人員傷亡。小車車頭的左前方受到嚴重損傷,撞壞的高速公路護欄筆直地插進引擎蓋內,所幸無人員傷亡。
很多人出門都不帶現金了 花錢的時候 手機掃一掃就可以解決 出門逛街掃一掃 , 吃飯買單掃一掃 公交出行掃一掃 ...在電子支付時代
這可能是要盜取你的微信號,進而盜取你與手機綁定銀行卡的錢或者向你的微信好友行騙。
4月1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全國“掃黃打非”辦獲悉,日前,浙江麗水警方破獲一起利用微信打賞功能“導流”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件。經查,犯罪嫌疑人胡某某于2017年5月至12月,使用微信打賞功能在“23”平臺網站上傳大量淫穢短視頻,并將生成的打賞鏈接轉發至其組建的126個500人的微信群內,非法牟利8萬余元。
經查,犯罪嫌疑人胡某某于2017年5月至12月,使用微信打賞功能在“23”平臺網站上傳大量淫穢短視頻,并將生成的打賞鏈接轉發至其組建的126個500人的微信群內,非法牟利8萬余元。
繼快手、火山小視頻等APP被下架,內涵段子永遠關停之后,11日騰訊發布官方公告稱,微信、QQ也將在互聯網短視頻整治期間,暫停短視頻APP外鏈直接播放功能。
記者昨日獲悉,繼廣州試點之后,由騰訊乘車碼研發的新功能“微信車票”今起將在國內第二個試點城市鄭州上線測試,預計今年6月份前微信車票將正式全面上線。據介紹,4月1日至4月7日功能測試階段, 用戶使用鄭州公交乘車碼即有機會免費領取微信車票。
3月15日,贛州市大余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接群眾舉報,網民“贛B**”在微信群“江西**資源交流中心”發布了一段國外血腥暴力視頻。
“微信運動”中的排行榜。記者翻看微信運動后,發現果真如柳華所說,往往排在第一名的好友點贊數會稍多一些。
央行規定,使用靜態條碼進行支付的,風險防范能力為D級,無論使用何種交易驗證方式,同一客戶銀行或支付機構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例如,消費者在使用微信錢包掃描靜態條碼支付時,單日使用零錢包支付的上限不超過500元,同時微信關聯的所有銀行卡還可以再獨立獲得500元的支付上限。
記者昨日從市公交總公司獲悉,為鼓勵更多市民選擇公交、綠色出行,從今日起,市公交總公司聯合騰訊公司推出系列微信乘車優惠活動。乘客選擇公交出行時使用微信支付,立減0.99元,最低僅需1分錢。
今年春節,共有7.68億人選擇使用微信紅包傳遞新年祝福,收發紅包總人數同比去年增加約10%。其中一位來自南昌的人士一共收到了3429個紅包,成為這個新年最幸福的人。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編制的“2018年鐵路春運購票日歷”,2018年春運自2月1日開始,3月12日結束。一年一度的春運搶票大幕即將拉開,今年春運,包括積分兌換車票、自主選座、接續換乘、網絡訂餐等等,一系列鐵路便民措施,你需要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