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17:17 來源:大連新聞網
(原標題:一女吃了毒蘑菇 置換了3000毫升血)
本報訊日前,市民周女士上山采野蘑菇,吃了當天晚上便開始嘔吐、腹瀉,當地醫院條件有限,她被轉到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一度生命垂危。
據了解,大概十天前的中午,周女士大量食用山上自采野蘑菇,晚上五點左右開始惡心,頻繁嘔吐,腹瀉。她沒當回事,扛到了第二天早晨,被當地醫院診斷為急性蘑菇中毒導致急性肝衰竭。當地醫院條件有限,她被轉到大醫一院重癥醫學科。據主任萬獻堯介紹,患者來的時候嚴重脫水,血壓低,心率快,意識模糊,生命垂危。
醫院開啟綠色通道,全力搶救。經過檢查,患者被診斷為蘑菇中毒所致的急性肝衰竭、低血容量性休克、嚴重酸堿平衡失調和電解質紊亂,處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狀態。醫院迅速與血庫聯系準備血漿和血小板,3000多毫升的血漿四個小時置換完畢,加上其他救治措施的跟進,患者在入院第二天病情終于得到了控制。記者昨日了解到,經過一周的治療,患者的心率、血壓均恢復正常。目前,患者仍舊處于觀察期。如果情況平穩,患者就可以轉出ICU。
據了解,目前我市有野生蘑菇多達200余種,大約50種不同程度有毒,其中4種劇毒的蘑菇分別是白毒傘、鱗柄白毒傘、天老星和鹿花菌。專家提醒,許多蘑菇會發生變異,僅憑肉眼和經驗極難辨別,不要采食。如果誤食毒蘑菇發生中毒,應立即采取催吐等措施,并盡快到正規醫療機構救治。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治療藥物,死亡率極高。毒蘑菇中毒在治療中存在假愈期,即治療后,癥狀逐步緩解甚至消失,但一兩天后病情會迅速惡化,致使肝腎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因此,在中毒初期癥狀出現緩解時,仍應在醫院積極接受治療觀察,直至痊愈。
在ECMO準備過程中,醫務人員一直為患者進行心肺復蘇,保證體內的血液循環供給不中斷 搶救30多分鐘后,楊明禮仍未恢復主動心跳和呼吸,通過與家屬溝通,醫院準備用最后一個辦法:啟用ECMO人工心肺機。
動動指尖,掛號、繳費、查看報告等就能便捷完成,省去了排隊等候、重復繳費的辛苦……“智慧醫療”是改善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國多地試點建設“指尖上的醫院”。
“我非常感謝鄭州市骨科醫院能夠幫助我的家庭,減輕我們的負擔,謝謝大家”,在啟動儀式上,作為被幫扶對象代表,錢宏衛的兒子錢亞飛拿到19539元的救助基金后激動不已,連聲道謝。
7月12日下午快下班的時候,急診科劉護士長帶著一位患者,來到耳鼻喉科呂建剛主任診室。
時隔一年,備受社會關注的北醫三院“問題氣體致盲案”昨天上午在海淀法院二次開庭審理。“問題氣體”致盲患者謝朝海還在堅持收廢品,左眼一片漆黑、右眼勉強能看見,生活艱難,只能靠眼藥緩解疼痛。
脊柱側彎需要在椎管里動刀子,稍有不慎就會傷到脊髓神經。男子在手術中被喚醒與醫生“做體操”,確定沒有神經損傷后,再次進入麻醉狀態,順利完成手術。
隨著冠心病發病人群的逐漸增加,其治療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越來越顯著。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鄭州市七院)心外科七病區主任張偉峰說,每一例冠心病患者的病情都有獨特之處,所以一定要針對個體的特點,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110民警、院領導和相關科室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民警迅速控制患者,醫院組織醫療團隊對李寧進行急救。
現在,不僅門診掛號,就連住院也可以實行“預約”了。之后,檢查結果出來后,接診醫師會根據患者的檢查結果給出意見,預住院管理中心與相關病區預約入院時間,并通知患者,患者接到通知后入院接受治療。
記者昨天從省人民醫院獲悉,為進一步縮短患者住院時間、降低患者醫療費用,提高醫療資源運行效率,即日起,該院在全省率先推行預住院管理模式。接診醫師根據患者的檢查結果給出意見,預住院管理中心與相關病區預約入院時間,并通知患者。
2017年1月19日下午,城陽區衛計局接到城陽區人民醫院報告,醫院血液透析室發現9名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區衛計局立即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調查和處置工作,并逐級上報相關情況。經國家、省、市專家組現場調查,認定這是一起因該院血液透析室違反院感操作規程導致的嚴重醫院感染事件。
放鞭是春節的傳統習俗之一。經過檢查,醫生診斷其雙眼爆裂性骨折,鼻骨骨折,口腔和顏面部位嚴重外傷。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眼科七病房主任王麗杰告訴記者,經過詢問,原來該患者的傷是放鞭導致的。
女性胚胎因無睪酮的影響,生殖結節發育為陰蒂及陰道下1/3,尿生殖褶發育為小陰唇、陰唇陰囊隆起形成大陰唇。46,XX 男性性反轉綜合征根據性別決定基因(SRY) 是否缺失,分為SRY陽性和SRY陰性,其臨床表型也各有不同。
“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是12月19日上午西平縣柏城鎮居民吳愛華女士送給人民醫院錦旗的字樣。
在兩人爭執過程中,有幾位醫務人員和患者上前勸阻,“慌亂拖拽中他就把我頭撞墻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