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09: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資料圖:購房人在樓盤看沙盤并咨詢售樓工作人員。中新社發 湯彥俊 攝
中國樓市調控目標不動搖(中國經濟新征程 ④)
10月23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一線城市房價環比持續下降,二三線城市環比漲幅繼續回落。其中,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繼續全部下降或持平,同比漲幅全部回落。
對此,有關人士指出,當前,房地產調控效果逐步顯現,樓市有所降溫,總體運行比較平穩。在“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方針指引下,調控力度不會松勁。房地產長效機制也在抓緊研究制定。這些將共同促進住房回歸居住屬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九月樓市再降溫
9月份,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繼續得到有效抑制。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到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均連續12個月回落,二線城市分別連續10個月、8個月回落,三線城市均連續2個月回落。15個熱點城市中,從環比看,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全部下降或持平;從同比看,漲幅均繼續回落,回落幅度在1.8至8.8個百分點之間。
與此同時,商品房銷售增速平穩回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從今年年初的25.1%回落到1-9月份的10.3%,其中商品住宅從23.7%回落到7.6%。商品房銷售額增速則從年初的26.0%回落至1-9月份的14.6%。
“目前,房地產市場總體運行比較平穩,在政策調控、需求釋放的大背景下,樓市有所降溫。一系列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特別是在此前房價上漲過快的熱點城市體現比較明顯,投資投機性的需求得到了有力遏制。”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對于未來走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指出,我們預計,今年四季度全國房地產市場還將延續成交量增速回落、成交價格趨于穩定的走勢。全年房地產市場走勢,將保持目前平穩運行的態勢。
資料圖:置業顧問為民眾推薦商品房戶型。 中新社記者 韋亮 攝
調控力度不松勁
“下一步,我們要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王蒙徽表示,我們將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松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連平認為,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還會繼續,抑制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價過快上漲、推動三四線城市去庫存依舊是重點。在此過程中,強調住房回歸居住屬性十分必要。而在后續政策方面,還應該有更多有針對性的措施,既要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也要合理支持剛需或改善性需求。
樓市調控持續推進的同時,市場也存在一種疑慮,即這會不會對未來的經濟發展產生影響?對此,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志宏指出,在房地產調控過程當中,由于采取了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的辦法,而不是一刀切的調控,在調控方式上,也不是一味地限制需求,特別是針對一線城市住房供求矛盾比較突出的問題,國家鼓勵在供求矛盾突出的地方,通過加大住宅土地的供應來解決房地產的問題,所以,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增長是比較平穩的,對經濟的發展依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房地產的風險也得到了有效的化解。
長效機制在制定
調控力度不松勁,長效機制在制定。日前,在回答媒體有關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問題時,王蒙徽說,住建部及有關部門正在抓緊落實這方面工作,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推進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
住建部介紹,目前,正在進行12個大中城市住房租賃試點工作,支持北京、上海市積極探索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同時,在抓緊推進住房租賃市場的立法工作。房地產長效機制目前也在抓緊研究制定。
“加快長效機制建設對促進住房回歸居住屬性、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在此過程中,住房租賃、共有產權住房都是長效機制探索中的重要部分。同時,應充分考慮政策、措施之間的相互影響與聯系,如在土地供應方面,應合理增加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住宅用地供應,這可以有效抑制房價過快上漲預期、并有助于推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此外,在稅收、金融及市場價格等多個方面也都應該進行通盤考慮與安排。”連平說。
人社部今日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整治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突出問題專項行動作出部署。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消息,人社部今日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整治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突出問題專項行動作出部署。會議指出,專項行動分為兩個階段,其中制度建設階段從2014年底開始到2015年底結束,主要是完善公開招聘制度,建立監督檢查的長效機制。
崔世安說,第三屆特區政府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致力推進科學施政,不懈建設陽光政府,始終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為施政主調。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白志健、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胡正躍、解放軍駐澳部隊司令員祝慶生、澳門立法會主席賀一誠、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以及各界來賓逾800人出席了慶祝酒會。
10月初,住建部等部門對多地樓市進行調研,收集相關信息,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意味著,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正在加快建立。從目前來看,各地方年初定下的樓市調控目標恐怕大多將難以實現,因此,此時不宜對限購政策進行松綁。
即便在調控加碼的重壓下,百城房價還是走出了15個月連續環比上揚的路線。“銀根”則是以差別化信貸政策滿足市場需求;促進金融市場化改革,擴展多元化融資渠道,推進房地產直接融資,將民間資金有效的導入房地產領域。
打破民資準入限制勢在必行,但是這不應僅作為挽救經濟下行探底的應急式行動,而應成為我國深化市場改革的根本理念。細究此番6大部委“鼓勵民資”出臺的相關政策,可以說普遍缺乏可行性的操作細則。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0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住房的基本屬性是消費,國家反對房地產投機的取向不會變,房地產調控政策會繼續發揮效應。
近日,上海市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的實施意見》,指出上海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主體參與、多品種供應、規范化管理的住房租賃市場體系。
經過一年多探索,購租并舉已衍生出購租同權、新增租賃性質用地、多元租賃主體等諸多操作實踐,未來購租并舉還有哪些可能?能否化解樓市頑疾?又將給承租人、購房人帶來怎樣體驗?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快形成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雖然僅有21個字,卻引發輿論強烈關注。
事實上,從北京“3·17”樓市新政開始,過去的一個月,房地產市場政策密集加碼,認房又認貸,限買也限賣,嚴厲史無前例。除了北京外,廣州、深圳、上海等區域樓市也在政策傳導期中悄然生變。
蘇長青一行先后來到梁園區白云街道辦事處清江社區、新建路集貿市場、市博物館、華商文化廣場、張巡祠、睢陽區環衛工人服務站6號站、神火大道百城萬店文明經營示范街等地,詳細了解各單位、市場、社區文明城創建工作開展情況。
從大的框架來看,房地產長效機制應呈三足鼎立的態勢,包括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房地產稅和“穩定住房消費”政策,其中前者和后者都已經開始發力,房地產稅則還沒有動作,一些稅收政策的微調也僅是伴隨著“穩定住房消費”政策而出臺。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今年以來,教育系統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實際成效,營造風清氣正育人環境。
今日,國新辦就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工信部部長苗圩在發布會表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根本上還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解決,堅持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加快建立市場主導的一種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