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9日07:14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在軌航天器逾兩百顆、年發射三十次 我國二○二○年成為世界航天強國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付毅飛)十九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18日在京透露,到2020年,我國力爭實現在軌航天器數量超過200顆,年發射30次左右,超越歐盟,基本到達世界航天強國水平。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當天,雷凡培在代表團媒體開放日活動中表示,目前我國有30%的航天技術指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到2030年,力爭將這一數字提升至60%,使我國超越俄羅斯,躋身世界航天強國前列;到2045年,部分重點領域比肩美國,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強國。
雷凡培說,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目標。他指出,從成果和產品的技術水平來說,我國已經有三分之一的技術指標和一半的經濟指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目前已進入航天大國的行列,但仍不算航天強國。
雷凡培表示,下一步航天科技集團要扎實完成好高新工程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任務,建成我國第一座空間站并投入運行,實現月球采樣返回和火星著陸探測,完成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和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建設,全面推進重型運載火箭研制,建成以通信、導航和遙感衛星系統為主的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使我國具備全面的宇宙空間探索和應用能力,為建成創新型國家和航天強國,為構建“三位一體”戰略威懾力量,為鞏固國家安全戰略基石作出更大貢獻。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27日表示,《中國制造2025》規劃提出制造強國建設三個十年“三步走”的戰略,最終在建國一百周年的時候,要實現中國成為制造強國。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務實地推動制造業強國的建設,這里面包括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制定“1+X”的實施方案和規劃體系。
上升至國家戰略的《中國汽車強國發展戰略》正在制訂之中。近日來自業內的消息顯示,這份“汽車強國戰略”不久之后可望正式落地。這份戰略規劃具體將涉及哪些內容?
作為一名在軍營生活近20年的復員轉業軍人,我在“八一”節當天讀到習近平總書記在23年前創作的七言詩《軍民情》詩作,倍感親切。在慶祝“八一”這個光輝的日子里,回望人民軍隊走過的波瀾壯闊的歷程,品味跌宕起伏的恢弘歷史,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詩作,倍受感動,深受啟迪。
據臺媒報道,有陸客在花蓮用餐時,疑因等太久跟老板起爭執,結果陸客表示不吃了,要求店家退錢,老板霸氣大喊,“出去,把錢退給她,強國人有什么了不起。
12月9日,李長春同志新書《文化強國之路——文化體制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新書揭幕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上午十點,河南首發揭幕儀式在鄭州中原圖書大廈新華書店舉行。其中,所選的講話和談話絕大部分為第一次公開發表。
海洋展望:背海而弱,向海則興。中國位于亞洲大陸東部,瀕臨西北太平洋,是陸海兼備的大國,既有廣袤的陸地國土,也有遼闊的海域。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華夏文明的內涵講求和諧、內斂,中國建設海洋強國走的是一條和平發展之路。
伴著雄壯國歌和熱烈掌聲,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勝利召開。中華民族走出苦難、中國人民實現解放,有賴于一支英雄的人民軍隊;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實現更加美好生活,必須加快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中華民族走出苦難、中國人民實現解放,有賴于一支英雄的人民軍隊;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實現更加美好生活,必須加快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9月15日22時04分,搭載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征二號F T2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后,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習近平總書記19日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在談到網信人才建設時,強調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方案堅持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堅持“以一流為目標、以學科為基礎、以績效為杠桿、以改革為動力”的基本原則,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誰能想到,當年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的那顆83公斤重的人造衛星,在美國人眼里竟然成為檢驗國家安全和生死存亡的一場新競爭的開端。中國已經是互聯網大國,擁有數億網民,擁有一批令人稱羨的IT精英、創業英雄,擁有眾多實力不凡、潛力巨大的互聯網企業。
一場從上至下的中國汽車業變革,一觸即發。
對外來批評的包容程度,能看出一個民族的心靈空間有多大,更能看出一個民族理性的成熟度。如果我們對外來批評過于敏感甚至本能排斥,很可能因精神殘缺而陷于偏激,并最終釀成國民精神的麻醉劑。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劉賜貴指出,未來國家海洋局將從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海洋權益維護等方面推動海洋強國的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