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畢業生李文星誤入傳銷組織最終身亡、山東籍男子張超進入傳銷組織死亡……讓傳銷成為近期社會關注的熱點。上周五凌晨,西安警方出動千余警力,共搗毀傳銷窩點429個,查獲傳銷人員1373人。讓西安以及周邊區域的傳銷狀況再度進入公眾視線。
某個大項目加入就能賺幾百萬;拉上七個下線,坐在家里數錢就行……聽到這樣的教唆,你有沒有心動?連日來,華商報記者通過各種渠道采訪了部分傳銷案例,以深挖傳銷背后的“賺錢故事”。值得關注的是,傳銷現在形式變幻多端,有的披著“互聯網+”、“重點工程”的外衣,令人防不勝防。
大四女大學生成傳銷頭目
面對警察仍堅稱是正當行業
如果不出意外,21歲的甘肅女孩于婭娟,今年7月將從蘭州一所全國重點大學畢業,找一份不錯的工作,回報辛苦養育她的父母、找個志同道合的伴侶,享受生活……然而,這一切都隨著傳銷戛然而止。
今年三四月份,大四實習期中的于婭娟因為要完成畢業論文,需要找一家實習單位,她在網上認識的一個網友很熱心,說能幫她在西安介紹一個專業對口的好單位。5月初,于婭娟從蘭州來到了西安,在火車站被網友接走,但是并沒有帶她去那個“好單位”,而是將她帶到了一個小區內的一處單元房,里面已有十幾位和她年紀相仿的男女。進去之后,如同媒體此前多次報道的那樣:身份證上交、手機上交、專人看管、給她講課、讓她交錢,聲稱交2900元,一年可賺300萬……
沒錯,她掉進了傳銷組織。
但直到被民警從傳銷窩點帶出時,于婭娟仍然不認為自己加入了傳銷組織,她口口聲聲對民警說自己從事的是正當行業,并不是違法的傳銷組織。
一貫在校園成績優異的于婭娟在進入傳銷組織后,適應得非常快,每天她和其他人在一起就是打牌、聊天、參加“瘋狂訓練營”,聽上級如何成為金牌銷售的課程,盡管從來沒有見到過上級口中銷售的“產品”,盡管每天吃的菜不是土豆就是蓮花白,但她和其他人一樣都做著一年賺300萬的夢。不僅如此,學歷高的她還受到上級的重用,迅速由初級會員升級為“老板”,成為傳銷頭目。
如今的于婭娟,涉嫌非法拘禁罪正在被關押,由于是在實習期時涉案,她已經失去了在7月份領到大學畢業證的機會,還將面臨有期徒刑。而這一份刑事犯罪的記錄,將會對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
傳銷筆記連“發財”都寫錯了
成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華商報記者從民警處了解到,以前參與傳銷組織的人員主體以打工人員為主,如今出現以“兩個極端”為特點的變化。一類是文化層次特別低,例如只有小學、初中文化程度,這類人群占到傳銷人員的90%;另一類是文化層次較高的大學生,這類人群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容易被人利用,還有些人家里條件較為富裕,根本不缺錢。
華商報記者從警方處拿到幾份傳銷人員的筆記。筆記充斥著“成功野心”、“光宗耀祖”、“堅持+努力=成功”、“小投資大事業”等詞匯,畫著金字塔型的銷售收益圖。傳銷人員在一份筆記里寫著:“我們都是從大老遠的南方來到這風沙迷漫的大西北,無非就是為了這賺錢的行業而來,這堂課的精華談白了,就是教大家如何把錢賺到自己的口袋里。”從筆記中能看出,成員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錯別字滿篇,有人甚至連發財的“財”字都寫錯了。
一位民警對華商報記者說,傳銷頭目的筆記記錄得比一般成員的更詳細,甚至條目清晰地列出警察來檢查該怎么應對、警察問什么問題該怎么回答,這位民警說,“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筆記,都差點被蒙過去。”
傳銷拉人手段有所變化
為騙人交錢不惜輪番色誘
傳銷拉人的手段也與前兩年有所不同,以往多是騙同學、朋友、親屬,現在則多以網友、談“對象”手段居多。陳文濤是被他的“女朋友”從湖南騙到西安一處傳銷窩點的,巧的是,這個傳銷組織的另一處窩點的成員馬博也是被“女朋友”騙來的,后來窩點被端時,三人一對質,結果兩個小伙的“女朋友”就是同一個人。
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的傳銷控制成員的手段有區別,北方多以“看人”為主,限制人身自由,吃住條件都非常差,南方則是好吃好喝“伺候”著,給人上課洗腦讓交錢、拉人。而有一些傳銷組織為了讓成員交錢,甚至不惜財誘、色誘齊上陣。
曾經有個小伙被“女朋友”騙到傳銷窩點,但他一直不愿交錢,這個女成員看拿不下他便不再理他。傳銷頭目又安排其他幾個女成員先后和這個小伙以“處朋友”為名發生關系,以此來讓他交錢,但這個小伙還是一直不交。然而,女成員們對此也無所謂。
隨著傳銷方式的逐漸變化和隱秘,傳統的拉人方式依然還在,只是開始出現更多新的手段和方式。
傳銷屢禁不止背后
基于機會主義和關系導向的結果
80后小伙劉陽,本來在廣東一家正規單位工作,后來誤入傳銷,趁著跟看守人員一起去市區辦事的機會逃離,趕往火車站返回西安。換手機號碼、凍結銀行卡,“回到西安第一天,睡覺聽到敲門聲都會驚醒。”
當年為何會進入傳銷組織?劉陽說,自己收入太低,希望生活條件更好。傳銷的套路一般是這個朋友關心你的生活冷暖,好吃好喝招待,酒足飯飽講述自己的成功故事,熟悉之后問工作收入、買房等等刺激你。
陜西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雷宏振教授對華商報記者表示,傳銷在我國一直在不斷繁衍、屢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急于求成,投機取巧的成分在一些人心里根深蒂固。二是改革開放加速推進和互聯網經濟興起所帶來的巨大財富差距效應,讓一些人幻想著通過網絡關系和人脈資源獲取利益、一夜暴富。嚴格來說傳銷和經濟景不景氣關系不大。目前經濟是處于結構性轉型中,理論上不存在明顯的失業人口凈排放。
雷宏振認為,個別大學生參加傳銷只是特例,參加傳銷的人大部分和學歷層次無關,因為理論上來說傳銷是基于機會主義和關系導向的,而大學學歷教育是知識和能力導向的,因此學歷越高,機會主義傾向越弱。
新型傳銷讓人防不勝防
披上“互聯網+、”“國家工程”外衣
在采訪中,華商報記者了解到,除了傳統以發財、賺錢為名義的就業傳銷欺詐,還有很多新型傳銷則打著“互聯網+”、“國家工程”的旗號迷惑人。
例如,一些傳銷組織假借“互聯網+”“大眾創業”“一帶一路”旗號,把一些重要人物活動報道嫁接到傳銷宣傳中,以“互聯網金融”的名義騙錢。某傳銷組織主要頭目僅有小學文化,卻能把傳銷活動說成符合國家“互聯網+”戰略的重大項目。還有新型傳銷借助互聯網工具,打破地域和親友關系限制,傳播更快更廣。
“互聯網+”專家、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華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傳銷出現除了一些參與者賺大錢心切,還跟當下缺乏較好的理財渠道有關,P2P、互聯網金融問題多,股市低迷,投資者比較迷茫。一些傳銷打著高科技、互聯網、國家扶持等概念,很容易迷惑一些缺乏社會經驗和判別能力,又急于賺大錢改變生活面貌的群體。
近年來,傳銷借力互聯網發展成為互聯網傳銷,打著所謂“購物返利”、“微商”、“電商”、“多層分銷”、“消費投資”、“愛心互助”等名義從事傳銷活動,在組織上更加封閉,在交易上更加隱蔽,在手段上更加惡劣,越來越體現出高智商化的特點。針對嚴峻的網絡傳銷形式,國家工商總局在2016年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查處網絡傳銷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要加強部門聯動,監管和查處網絡傳銷組織。
賺錢模式的核心是“拉人頭”
執法過程面臨諸多尷尬
傳銷到底怎么賺錢?據業內人士介紹,傳銷往往以賣東西為幌子,有的是凈水器、有的是按摩椅、有的是治療儀、有的是保健品、有的是化妝品……,也有不賣產品的,賣的是理想與信念。
傳銷的獎金分配制度通常為,A發展一個下線拿多少錢,A的下線B發展一個下線A拿多少錢,下線越多,A獲得的收益越高。還有的類型是:會員、推廣員、培訓員、代理員、代理商等級別,最底層的會員為上面幾個層級的人創造著收益,層級越高獲益越高。另外,還有一商法、二商法、三商法等等。
一位曾經到廣西搞過傳銷的人士給華商記者介紹說,不管怎么說,不管傳銷結構多么復雜或新穎,傳銷歸根結底就是拉人頭、賣東西,絕大多數人都不賺錢,只有極少數頂層的人能賺到錢,歸根結底是“博傻的游戲”。
近期全國都在打擊傳銷,打擊傳銷的操作難點有哪些?
一位警方人士告訴華商報記者,公安部門打擊涉及犯罪行為的傳銷活動,例如涉嫌非法拘禁、故意傷害等,但如果傳銷成員均稱是自愿參加,即活動中沒有受害人舉報、指證,那么公安機關只能將案件交給工商部門處理。
而工商部門在調查中沒有強制手段和措施,只能對成員采取詢問,有的成員因洗腦沉溺發財夢中執迷不悟,因此經常會出現傳銷人員拒不配合的情形,工商人員在取證調查中存在很多困難。
北京培寧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樹軍表示,傳銷背后有很多社會原因,參與人員不理智的欲望,不懂法,不守法,法律意識淡漠等也是重要原因。傳銷往往人數多,層級多,流動性大、涉及區域廣,并且很多傳銷對參與者進行了洗腦等精神控制,造成執迷不悟,不配合甚至阻撓辦案,這些都提高了打擊傳銷的難度。請不要抱有不切實際的暴富心理,相信美好生活需要腳踏實地去創造。 (文中傳銷人員均為化名)
作為曾經數次加入傳銷組織的親歷者,劉李冰自2009年起,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組成了專業的反傳銷團隊,全職處理傳銷求助事件。合肥市也組織31支打擊傳銷專業隊和1400名隊員對全市傳銷窩點進行了清理,并針對逐個小區進行鞏固,拉網清剿。
2016年國慶節后,南京雨花臺警方查到一個特大傳銷組織,搗毀82個傳銷窩點,抓獲302人。2016年12月10日,雨花臺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為由將賀某等人批捕。
華商報訊6月25日上午,寶雞市人民路,一名20多歲的女子為逃脫傳銷組織的控制,不惜從一棟居民樓5樓的窗戶跳下,幸無生命危險。16日下午6點左右,114路公交車駕駛員王衛軍駕車行駛到市看守所站時,發現路邊有一名男子神情緊張,不斷呼救并試圖攔截過路車輛。
華商報訊6月25日上午,寶雞市人民路,一名20多歲的女子為逃脫傳銷組織的控制,不惜從一棟居民樓5樓的窗戶跳下,幸無生命危險。16日下午6點左右,114路公交車駕駛員王衛軍駕車行駛到市看守所站時,發現路邊有一名男子神情緊張,不斷呼救并試圖攔截過路車輛。
經查,自2012年11月始,犯罪嫌疑人宋密秋化名張健,伙同他人設立深圳“云數貿”貿易有限公司,編造銷售公司原始股等謊言,非法組織開展傳銷活動,涉及金額6億元。
這些被標記的城市,不是“最美城市”,也不是“最文明城市”,而是該社交平臺根據網友的舉報線索,整理出的最新“傳銷高發地”。針對上述圖標,李旭有著自己的看法,他稱,就目前來說,廣西、云南肯定是牢不可破的傳銷高地,但城市已經有了很大范圍的轉移。
到了桂林之后,小楊按照女友徐某的提示到了興安的縣城。當到了徐某住的地方時,他驚訝的發現,這是一個合租房,房子里是男女混住的,兩個男生,四個女生,而此刻他見到的卻是一個活蹦亂跳的女友。希望政府加大對傳銷組織的打擊力度,避免更多的人上當受騙!
當到了徐某住的地方時,他驚訝的發現,房子里是男女混住的!
24年,是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人徐樹河與家人失散的時間,是彼此等待重逢的時間。
桌上擺著一排裝滿了白開水的玻璃杯,KTV服務員提著裝滿酒瓶的籃筐,悻悻離去。跟著蔡英到了小區另外一個“生意人”的房間考察項目,對方在不經意中透露商機,提到“1040陽光工程”,田沖開始警覺了:自己可能是誤入傳銷了。
“傳銷違法犯罪屢打不絕、屢禁不止、屢驅不散,不僅嚴重擾亂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還直接威脅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為此,他建議從法律層面上嚴厲打擊傳銷違法犯罪行為,降低此類犯罪的追訴標準,并允許對非頭目人員處以行政拘留。
近日,趁其開年會之際,許昌警方將這個傳銷團伙一舉打掉。該公司還打著未來對接商家,落地六大實體板塊的幌子,實行區域代理商制度,通過區域交易額、推薦碼、定向積分、白條授信額度、實體分紅權等獲得收益。昨日,河南商報記者從許昌縣公安局了解到,依據禁止傳銷條例、刑法規定,認定該組織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大學畢業,本是最具青春活力,綻放美好夢想的年紀,然而90后大學生童某某卻因一場愛戀身陷傳銷組織,為了逃離魔窟,他不慎從4樓墜下,生命凋謝。
12月10日,南京玄武警方出動500多警力對百余傳銷窩點進行突襲,抓獲傳銷人員400多人(現代快報12月11日曾報道)。
記者見到了被傳銷組織洗腦的王某。不光是武力上的威脅,傳銷人員還逼迫王某拍攝了一些色情照片,發給王某的妻子李女士,來威脅她給王某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