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多倫多8月6日電 (記者 余瑞冬)在加拿大華僑華人最為集中的溫哥華和多倫多,近來連續發生多起包括留學生在內的海外中國公民遭遇電話詐騙脅迫案件。騙徒甚至冒充中領館等人員。中國駐溫哥華及多倫多總領館先后發出警示,提醒中國公民提高警惕,嚴防此類騙局。
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館日前表示,已連續發生兩起中國留學生在大溫哥華地區遭受電話詐騙脅迫案件,受害者均接到自稱中國駐溫哥華總領館工作人員電話,說她們在國內信用卡涉及國際金融詐騙和洗錢案,要求配合調查,并提供身份證件號碼、銀行賬戶、父母電話等信息。
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8月6日表示,已接到多起關于疑似電信詐騙的反映和投訴。嫌疑人自稱“中國國際刑警駐渥太華聯絡處”警官或者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工作人員,告知受害人其名下有寄回中國的快遞包裹被中國海關查扣,內含多張銀行卡,要求受害人根據其提示轉接到“報案中心”,圖謀套取受害人個人信息,而后實施詐騙。為提升欺騙性,嫌疑人還提供了虛假的使領館聯系方式。
還有部分中國留學生反映,也接到自稱駐溫哥華或多倫多總領館工作人員電話,說他們護照等身份證件出現問題,已被限制入境中國,要求配合調查。詐騙分子采用技術手段將呼出電話號碼偽裝成中領館值班電話號碼,欺騙性較強。
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表明,經查,不存在所謂“中國國際刑警駐渥太華聯絡處”這一機構,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未在渥太華設立所謂的“聯絡處”。駐加使領館亦從未直接處理過包裹被扣等具體個案。
兩地中領館均強調,旅居海外中國公民如在中國涉案,相關法律文書會由中國駐外外交機構通過正規渠道專遞,不會通過電話核實信息,尤其是銀行賬戶信息。如不慎透露信息,可向加拿大反詐騙中心報案,要求其保護財產安全。
中領館亦提醒海外中國公民,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隨意在網站上注冊,謹慎填寫自己的姓名、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私人信息。接聽陌生人電話時如出現類似“交通事故”“孩子被綁架”“涉及到司法案件”等信息時要冷靜,待通過其他渠道核實情況后再作處理。(完)
有關部門必須擔負起打擊犯罪的主體責任,拿出足夠多的人力、物力,重視每一起電信詐騙案件,經過不斷的積累,逐步摧毀廣泛存在的黑色產業鏈,讓電信詐騙無處棲身,使廣大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有關部門應該鼓勵電信詐騙受害者,對相關金融機構及通信運營商提起法律訴訟,要求其承擔相應的連帶賠償責任。必須讓唯利是圖的企業,無利可圖甚至是血本無歸,這樣才能最終讓詐騙分子無可遁形。
平均每10個人當中,就有7個人接到過詐騙電話。
“2月6日上午9點多,一個網友加我微信好友,要訂一個最大的蛋糕,說是用信用卡轉賬到支付寶付款,讓我把二維碼發給他。而網友“葉檸檬”葉女士,也是在當天上午9點多,收到了同一名網友加為好友的信息,聲稱要訂一個最大的蛋糕。
事實上“電信詐騙意見”的重點并不在立案標準、從重處罰情形等規定,而是劍指電信詐騙犯罪背后的產業鏈,是要斬斷這根利益鏈。
為切實增強轄區居民安全防范意識,減少轄區各類可防性及電信詐騙犯罪案件高發勢頭,全力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近日遂平縣公安局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安全防范宣傳活動。
近日,遂平縣公安局開展了防范電信詐騙宣傳講座,遂平公安局民警通過展示如今電信詐騙呈現的高壓態勢,并結合近期發生的真實案例介紹了電話詐騙等常見的詐騙方式和防范措施。
針對近期開封市區內出現的利用虛假短信息詐騙案件,宋門分局主動經營、信息研判、縝密偵查,跨區域作戰,歷時兩個月,近日在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的支持下,摧毀偽基站集團,成功抓獲擾亂無線電秩序的犯罪嫌疑人7名
為預防和減少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提高群眾自覺防范意識,11月16日,西平縣五溝營鎮綜治辦聯合鎮派出所開展了防范電信詐騙專項宣傳活動。
從昨天起,由公安部、銀監會制定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頒布實施。截至目前,查控中心已凍結全國涉案賬戶40余萬個,凍結資金11億余元;通過工作減少群眾損失18億余元;關停涉案手機號碼13萬余個、400號碼近3萬個,處理偽基站假鏈接1萬余個。
市公安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返還凍結資金必須在公安機關內進行.....
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臺自試運行半年已攔截被騙資金8500余萬元。平臺試運營發現,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繼銀行卡后幫助犯罪人銷贓的一個主要渠道,如今正把第三方支付也納入中心平臺工作。
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臺自試運行半年已攔截被騙資金8500余萬元。平臺試運營發現,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繼銀行卡后幫助犯罪人銷贓的一個主要渠道,如今正把第三方支付也納入中心平臺工作。
面對工信部發出的“做不好實名制不給發牌照”的鐵令,本就步履維艱的虛商們該何去何從?
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31人、端掉話務窩點17個、扣押電腦104臺……9月9日上午,許昌警方在鄢陵縣公安局舉行新聞發布會,披露了許昌警方近日偵破的一起特大特大虛假信息詐騙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