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周一印尼巴厘島著名飯店——泛太平洋尼爾瓦納飯店拆除工作的開始,特朗普飯店集團巴厘島項目也拉開帷幕。該項目計劃在巴厘島上建設一座超豪華的“六星級飯店”及配套娛樂設施,不過卻因涉嫌“超高”在當地受到多方抵制。
“德國之聲”7月30日報道稱,特朗普飯店集團早在2015年時就與印尼的合作伙伴——MNC控股集團達成工程項目協議,擬在泛太平洋尼爾瓦納飯店的舊址上建設“特朗普巴厘島國際飯店大廈”。根據工期,泛太平洋尼爾瓦納飯店的拆除工作已經開始,而特朗普巴厘島國際飯店大廈預計在兩三年后開張營業。
一座“六星級”的超豪華飯店也許可以創造可觀的商業回報,但是當地人對該項目卻表現出了明顯的抵觸。《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巴厘島上八成以上居民是印度教信徒,巴厘島同時有法律規定,島內的建筑物不得高過椰子樹的高度(約15米),否則會被視為對神明不敬。美國彭博社報道稱,特朗普飯店集團的新開發項目中,不僅包括一座超豪華飯店,更包括高爾夫球場和一座“巴厘塔”,“光聽上去就超高”。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該項目毗鄰一座16世紀的印度教廟宇。項目一旦開工,不僅會打破宗教場所內的寧靜生活,更有可能將該地永久“籠罩在陰影當中”。
澳洲新聞網稱,對于即將破土動工的項目,當地官方此前表現出了強硬態度。政府發展規劃部門負責人稱:“如果他們的建筑項目不合規,我們會立刻把它拆除。”當地印度教組織負責人蘇蒂納也曾表示:“我個人強烈反對任何影響到廟宇的新項目……宗教場所被視為神圣之地,在巴厘島上屬于高度敏感問題。”
據“巴厘旅行網”稱,此前曾有利益團體試圖說服當局,將建筑高度上限從15米增至33米,卻遭到斷然拒絕。當地議員解釋稱,巴厘島本就是個小島,高層建筑不僅“有礙觀瞻”,住客過多也會對島上的容載力構成挑戰。
不過“德國之聲”稱,也有人對建造計劃表示歡迎。例如一些人就希望“特朗普巴厘島國際飯店大廈”盡快建成,因為這意味著數百個就業崗位。
(記者 游弦鶴 劉皓然)
據紐約時報援引消息人士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決定解除斯卡拉穆奇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的職務。
美俄關系猶如一列開始滑向低谷的火車,特朗普靠一己之力并剎不住車。為了避免在國會落敗的尷尬,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不得不在新的對俄制裁法案上簽字了。擺在特朗普案前的只有兩個結果:否決法案將遭到國會推翻;簽署法案則意味著和莫斯科的關系將降至冰點。
30日報道,特朗普當地時間28日在紐約州薩福克縣會晤當地執法人員,并就黑幫暴力問題發表演講。這番講話迅速被各界解讀為“總統鼓勵警員濫用暴力”,引發廣泛爭議并遭到全美多間警局駁斥。
(張艾京)美國國會眾議院日前以壓倒性多數票通過新的對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的制裁法案。除了上述涉及俄羅斯的內容,新法案還包括對伊朗和朝鮮的新一輪制裁,制裁機構包括伊朗革命衛隊和朝鮮軍事部門。
參考消息網7月27日報道境外媒體稱,美國國會眾議院幾乎全票通過對制裁俄羅斯新法案。白宮發言人桑德斯說:“盡管總統支持對朝鮮、伊朗與俄羅斯施加嚴厲制裁,白宮正檢視眾議院的法案,等待最后呈交到總統辦公桌的立法方案。
參考消息網7月27日報道境外媒體稱,美國國會眾議院幾乎全票通過對制裁俄羅斯新法案。
原標題:“對白宮越來越喪失信心”美媒爆料蒂勒森或于年底前離職 蒂勒森。”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4日爆料稱,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對總統特朗普愈來愈失望,可能會于年底前離職。美國“政治”網站24日稱,蒂勒森對特朗普的總統人事主任德斯特凡諾特別不滿。
庫什納24日上午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接受關于俄羅斯干涉2016年美國大選調查的閉門問詢,并在下午于白宮宣讀了上述聲明。
庫什納24日上午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接受關于俄羅斯干涉2016年美國大選調查的閉門問詢,并在下午于白宮宣讀了上述聲明。
當地時間15日,美國白宮宣布,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命泰·柯布(Ty Cobb)為白宮特別顧問,以監督對“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事件的相關調查。有西方媒體報道,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辦公室介入了去年小特朗普與俄羅斯律師維塞里尼茨卡婭的會面。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表示或許會對鋼鐵進口實施配額并征收關稅。
[摘要]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前一天,罕見地批評俄羅斯的行為是“制造不穩定”的行為。《聯合早報》7月6日另一篇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前一天,罕見地批評俄羅斯的行為是“制造不穩定”的行為。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前一天,罕見地批評俄羅斯的行為是“制造不穩定”的行為。
連續兩個版本的移民限制令都經歷凍結之后,特朗普本周終于可以宣告自己在移民政策上取得了勝利。審查移民限制令時,聯邦最高法院在一定程度上認同了特朗普保衛美國的出發點。
法國總統府28日發表公報說,美國總統特朗普接受了法國總統馬克龍發出的邀請,將參加法國國慶閱兵儀式。法國總統府說,今年7月14日法國國慶閱兵儀式上,美國士兵將與法國士兵共同組成閱兵方隊接受檢閱,以紀念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