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7月24日下午,南京六合公安分局民警巡邏到金寧廣場商業圈附近時,發現一名小伙子穿著一件“三級警督”的特警服裝。近距離觀察發現,他身著的制服上的警號、肩章、胸徽都存在問題,民警判斷他不是警察,于是上前盤查。
面對民警的詢問,小伙子一開始答非所問,一會說自己是某公安局的特勤,一會又說有人讓他穿這身衣服等人。最后在民警不斷宣傳相關法律知識后,小伙子承認自己不是特警,更不是警察,也不是特勤。他告訴民警,他姓胡,今年21歲,因為他特別想找一份公安特勤的工作,可是自己報名參加過多地的特勤崗位,但幾次面試考核都沒有通過。他因不滿家人安排的工作,所以欺騙家人,稱自己找了份特勤的工作,之后又告訴家人,稱自己由于工作表現較好,領導讓他轉為特警。
民警問他身上的特警服裝哪里來的,胡某交代,這身衣服是今年6月底在網上購買的,共穿過兩次,一次是到貨當天,他穿著拍了照片發到朋友圈,另一次就是7月24日為了炫耀,穿著這件衣服跟朋友吃飯,不料被巡邏民警遇上。胡某說,他穿著特警衣服在外轉悠,其實就是為了炫耀,為了吸引別人注意。
目前,胡某因非法持有警用標志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
根據《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條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和警械,由國務院公安部門統一監制,會同其他有關國家機關管理,其他個人和組織不得非法制造、販賣。人民警察的警用標志、制式服裝、警械、證件為人民警察專用,其他個人和組織不得持有和使用。違反前兩款規定的,沒收非法制造、販賣、持有、使用的人民警察警用標志、制式服裝、警械、證件,由公安機關處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原來,5月2日,李女士網購了兩個花瓶,前一個因為大小不符給店家打了中評,隨后店家找到李女士要求修改評價,就有5元的返現。
原來,5月2日,李女士網購了兩個花瓶,前一個因為大小不符給店家打了中評,隨后店家找到李女士要求修改評價,就有5元的返現。
魚龍混雜的配件市場真假難辨。作為車主,如何分辨買的是不是真正的原廠配件,就必須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本報訊 網上賣的龍蝦,拿到手后發現缺胳膊少腿。記者從甘井子區消協了解到,近一段時間網絡投訴熱點集中在食品、化妝品、服裝、寵物用品等幾個方面,問題多集中在產品質量上。
此后,辦案民警圍繞犯罪嫌疑人李某販賣的復方可待因口服溶液的來源上線犯罪嫌疑人“林帥”開展偵查,確認其真實身份為福建人郭某某。經進一步偵查,犯罪嫌疑人何某某長期以來多次大量收購、販賣多種品牌的復方可待因口服溶液。
2017年消費維權年主題定為“網絡誠信 消費無憂”,抵制不誠信經營行為,心呼喚無憂網絡消費環境。
商品類投訴中,通訊類產品和服裝、鞋子位列投訴量前三位;服務類投訴中,移動電話服務占據了榜首。
核心提示|商品類投訴中,通訊類產品和服裝、鞋子位列投訴量前三位;服務類投訴中,移動電話服務占據了榜首。部分商品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其中包括消費者定做的商品、鮮活易腐的商品、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和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交付的報紙期刊。
質檢總局專門成立了電子商務產品風險監測中心,跨境電商也成立了風險監測中心,實施“風險監測、網上抽查,源頭追溯、屬地查處、信用管理”。
小王按照頁面操作添加了客服的微信,當時客服告訴小王自己是正規代售點,超預售期購票只能購買團體票,且必須先付款后出票。警方提醒,購買火車票一定要在鐵路部門指定的代售點或網站進行購買,切莫相信所謂網上的特殊購票渠道。
“春節放假的7天不計入無理由退換貨的時間內,但是,不建議顧客在此時退換貨,節后快遞業務恢復正常后,可能更加方便。資料圖: 當下,“海淘”市場已成為各路電商的主打戰場,跨境郵寄物呈現爆發性增長態勢,平均增幅達60%。
中國消費者協會12日發布“雙11”網購體驗式調查結果,經抽樣調查的12家網購平臺的144款商品中,有34款商品的相關測試評價指標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
《辦法》明確,消費者定作的商品、鮮活易腐的商品、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交付的報紙、期刊等商品不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關于退貨程序,《辦法》提出,選擇無理由退貨的消費者應當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向網絡商品銷售者發出退貨通知。
市統計局昨日發布的統計調查結果顯示,網購已成為我市大眾消費模式,青年居民成為網購主力。受訪居民中,有26.2%的認為網購之后相比之前消費支出大大提高,有34.4%的認為網購之后相比之前消費支出有所提高,有31.4%的認為網購之后相比之前消費支出基本持平,僅有8%的認為網購之后相比之前消費支出有所減少或大大減少。
收入越高越不愛網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