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審判現場 鹽邊縣法院供圖
在做完課間操后,8歲的學生小成與其他10名同學玩“逮貓貓”(又稱“巴電”,即一位同學將另一位同學逮住,被逮住的同學就算輸)游戲,結果小成的右手撞在學校磚墻上,導致右尺橈骨骨折。因多次調解無果,小成的父母將10名參與游戲的同學及所屬的學校告上法庭,要求賠償醫療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4萬多元。16日上午,攀枝花鹽邊縣法院的巡回審判在小成受傷的學校舉行,當地學生、5所學校負責人等600人旁聽了庭審。
近日,成都商報記者從鹽邊縣法院獲悉,學校在教學活動中已盡到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職責,不承擔責任,另外10名參與游戲的學生也無責任。但是鑒于他們與原告在共同玩游戲的過程中,原告受到損害,酌情由這10名學生對原告各給予1000元的補償,該款由這10名學生的監護人承擔。
家長索賠 學校沒有盡到制止義務
6月16日上午,一場巡回審判在鹽邊縣共和鄉中心校的操場舉行。該案是一起學生玩游戲過程中致傷而引起的健康權糾紛。考慮到當事人眾多,而且居住偏遠,鹽邊縣人民法院決定采用巡回審判的方式審理該案。
案件發生于2016年4月8日,當時還沒滿8歲的小成在共和鄉中心校就讀。當日上午10時許,學校組織學生做完課間操后,小成與其他10位同校同學玩“逮貓貓”游戲,在追逐的過程中,由于他跑得快,在接近宿舍處的外墻時,伸出右手觸在墻上,致其右手前臂受傷。
小成受傷后,學校當即送醫治療,并及時通知了原告的家屬。之后,小成被送往鹽邊縣醫院住院治療,診斷為右尺橈骨中下段骨折。經20天的治療出院,花費住院費等1萬余元。后經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小成的損傷程度不夠傷殘等級標準。事發后,當地有關部門多次主持調解,但未能達成協議,案件便被訴至法院。
“學校雖然建立有管理制度,但落實、宣傳不到位,兒子小成與其他10名同學做游戲,該游戲存在一定的危險,共和學校有義務制止而沒有及時制止,造成損害的發生,共和學校存在過錯,應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責任。同時,10名學生對原告的損害也有過錯,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小成的父親龍先生認為,10名參與游戲的同學及學校都應該承擔賠償責任,故索賠醫療費、護理費等共4萬多元。
當場判決 10名學生家長共補償1萬元
與小成一起玩游戲的學生家長廖先生等認為,根據共和學校監控錄像及在場學生證明,參與游戲的學生并未與小成發生碰撞及肢體接觸,相互有一定距離,屬其本人意外受傷;而小成還是一個學生,在校期間學校負有安全管理責任。故家長認為,參與游戲的學生不應承擔任何責任。
“學校對學生盡到了教育、管理職責。”該學校辯稱,學校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等及上級各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教育、管理,在各班教室懸掛了《中小學生守則》,向每個學生發放《學生手冊》等,其中寫明“不做有危險的游戲”等。而學校的《共和學校學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中也寫明:“上體育課、活動課、實驗等課,應嚴格遵守紀律和操作規程,要聽從老師指揮,按有關安全規則和要求進行,以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等。
該學校還稱,在小成受傷前,學校除將相關制度上墻、班主任老師每周在課堂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學校相關負責人多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教育外,學校還聘請了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另外,學校的駱老師還針對“課間活動安全”這一主題,對全體師生進行了安全教育,提出了9項課間安全需要注意事項,其中一項是:“課間運動不要太劇烈,不要追逐打鬧,避免撞傷或摔傷,要做到文明休息……”
經過近3小時的法庭審理后,法院當庭作出一審判決:學校在教學活動中已盡到對學生的教育管理職責,不承擔責任;另外10名參與游戲的學生也無責任,但鑒于他們在與原告共同玩游戲的過程中,原告受到損害,酌情由這10名學生對原告小成的損失各給予1000元補償,該款由這10名學生的監護人承擔。
多知道點
學校為何不擔責?
據鹽邊縣的辦案法官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家長為何要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11名學生所從事的游戲活動本身的性質不具有違法性,該游戲不使用器械,也不具有對抗性。案涉學生所從事的游戲是一種健康有益的活動,不具有大的危險性。因此,10名學生對小成的損害后果不存在過錯,不應承擔侵權責任。
但是,小成是與10名學生在一起玩游戲的過程中受到損害的,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二條“當事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57條“當事人對造成損害均無過錯,但一方是在為對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進行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損害的,可以責令對方或者受益人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的規定,案涉學生玩游戲,實際在為共同的利益進行活動的過程中,其中一人即原告受到損害,10名學生應給予原告一定的經濟補償,補償金額結合本案的實際情況確定為1萬元。由于10名學生為未成年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其應承擔的補償費用分別由10名學生的監護人承擔。
她說,戒指是在網上定制的,外側刻著學校和校徽,內側刻著每個同學的姓名和學號,每一枚戒指都是獨一無二的。6月7日下午,同學們被召集到教室里,兩位班長給大家送上了驚喜,每個人都領到了自己的專屬戒指。
近日,網絡上流傳一段“大理彌渡小學生校園內遭毒打,多次下跪求饒”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和關注。通報稱,2017年5月17日上午11點30分左右,苴力鎮先鋒完小學生饒某某聽說同學趙某被自某某打哭,便邀約另外8名同學在教學樓二樓的樓道里毆打自某某。
(原標題:初中生盜走共享單車送同學當禮物 父親教育半天孩子不聽,無奈報警求助) 前兩天,南京一名初中生為了給同學送禮物,竟然打起了共享單車的主意,撬開自行車鎖送給了同學。
據遇難者陳某的寢室長介紹,陳某已經通過考研筆試,“在離中山大學復試還有一天的時候,被隔壁寢室的12級留級同專業同學劉某用小刀在宿舍殺害。該寢室長還提到,殺人者劉某星期一和輔導員談話之后曾在qq上發出了“你們大家死定了,我有殺人之前打招呼的習慣。
據遇難者陳某的寢室長介紹,陳某已經通過考研筆試,“在離中山大學復試還有一天的時候,被隔壁寢室的12級留級同專業同學劉某用小刀在宿舍殺害。
住在黃桷坪的趙某,卻因為女兒與同學發生口角被提及其過世的妻子,憤然出手幫女兒出氣。圍觀阿姨向民警講述過程,稱她們看到這名男生放學后與同班一名女生因瑣事發生口角,后來女生的家長過來打了該男生一耳光就走了,把男生的耳朵都打紅了。
住在黃桷坪的趙某,卻因為女兒與同學發生口角被提及其過世的妻子,憤然出手幫女兒出氣。
同學之間因瑣事引發口角,江蘇省南通市初三學生湯某竟持刀捅向同學,致其死亡。日前,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維持一審的終審刑事裁定,被告人湯某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
網友“晨晨”說,后來她在網上查了查號碼歸屬地,有說是東莞的,也有說是佛山的,還有說是沈陽、大連等地的,根本無法確定到底是哪兒的。因為當用戶點擊這個鏈接后,不法分子就可能通過一些手段,拿到用戶的短信和驗證碼,甚至進一步獲得用戶的身份信息和銀行卡信息,給用戶造成損失。
12月10日,鹿邑縣高集鄉新王學校兩名初中生在晚自習期間,因喝水爭奪水杯起爭執發生肢體沖突,致使一名學生死亡。孩子的大伯告訴記者,孩子(王某樂)今年才14歲,家住鹿邑縣唐集鄉套犁王行政村,在高集鄉新王學校上八年級。
11月27日晚,青島某大學大四學生在微博上發出一條“與學校老師微信對話截圖”的消息,成為熱門,被大量轉發、評論,并在校友圈炸開了鍋。讓于同學不能理解的是,崔老師聲稱,他在學校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投入學習,有利于她姥姥的健康。
據 悉,事發學校為前鋒區代市鎮初級中學,初一共有十個班,受罰同學均為初一(三)班學生。”前鋒區教科體局紀委書記鄧光明透露,事發于10月10下午第二節英語課,7名學生因未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被老師處罰。
昨日,洛陽理工學院一大三學生王旭(化名)告訴記者,該校學生張某借用60余名同學的個人信息貸款百余萬后休學,學校稱張某家長已主動給學校提交了還款保證書,表示會按時還款,不讓涉事學生受到影響。
網傳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古丁中學9月9日發生一起校園暴力事件,一男生在宿舍內遭多名同學推搡、掌摑和腳踹。
中秋假期即將結束,明天東莞的學生們又要重返學校了。東莞一名初一學生星仔(化名)卻怎么都不肯回到學校,而且他已經休學一段時間,原因居然是:他覺得學校“太臟了”。不僅嫌棄宿舍的各種“不衛生”,星仔上課也常常因為“骯臟”的感覺而精神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