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95后”販毒人員不滿足于傳統的販毒模式,其中一名販毒人員陳某自己建立QQ群,召集需要冰毒的吸販毒人員,網絡中聊好價格,然后快遞偽裝成茶葉的冰毒;其上線李某從一知名高校輟學之后,不滿足于從上家高價購買冰毒,開始從網上學習制毒知識,購買器皿后準備自己摸索制毒。近日,濟南天橋警方從一個涉毒QQ群開始工作,遠赴浙江、江蘇調查半個多月,成功打掉這一跨省販毒網絡,繳獲部分冰毒和制毒原料。
嫌犯李某購買了大量的制毒器皿和原料。 通訊員 李哲 攝
QQ群里賣冰毒
偽裝茶葉快遞
今年4月25日,天橋公安分局濼口派出所接到一位群眾舉報稱,他發現有人在網上公開出售毒品,而且說要多少有多少。為了核實該線索,天橋公安分局禁毒大隊和濼口派出所組成專案組展開工作。“這是一個名為 咕嚕 的QQ群,要想加入必須經過驗證,而且非常嚴格,需要證明自己是吸毒人員,例如上傳冰壺的照片。”禁毒大隊民警溫國玉說。
民警進入到該QQ群之后,發現一名為“浩哥”的網友是該群的群主。“浩哥”在群里非常活躍,經常用吸毒人員的黑話公開在群里詢問誰需要“肉”可以找他,價格低廉。所謂的“肉”就是冰毒。一旦有人想要購買,就會與“浩哥”進行私聊。
民警假裝需要購買冰毒,與“浩哥”進行私聊。剛開始,“浩哥”開口要價500元每克,其實這個價格比濟南黑市上的價格要低兩百多元錢。民警試著和他討價還價,發現“浩哥”最低能夠出380元每克的價格。“通過他出的價格,我們分析這個人上面還有上線,從其如此囂張地散布廣告來看,判斷其手里應該有冰毒。”濼口派出所民警付文斌說。
在對該QQ群的偵查中,民警發現“浩哥”與濟南的一吸毒人員達成一筆交易。通過多種手段,民警在濟南一快遞公司將“浩哥”寄來的快遞成功攔截。通過對快遞包裹進行拆檢,民警發現這個快遞是以“配件”為名郵寄的金駿眉茶葉包,內有用白色自封袋包裝的白色晶體。
踹開房門
擒獲群主“浩哥”
“我們通過稱重,發現白色晶體凈重為1克,后經過技術部門鑒定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其實就是冰毒。”溫國玉稱,在確定“浩哥”出售冰毒之后,專案組更進一步分析“浩哥”的身份信息和住址。
因為知道販毒是重罪,嫌疑人“浩哥”非常狡猾,經常變換聯系方式和住址。“我們前期的臥底人員和嫌疑人聯系的時候,故意多用語音聊天,能夠判斷嫌疑人是南方人,而且年齡并不大。”溫國玉稱,他們從查獲的快遞包裹上發現該包裹自江西發送,最初判斷“浩哥”可能是江西人。
可是通過進一步偵查,民警發現“浩哥”在浙江省嘉興平湖市有活動軌跡。6月1日,專案組趕赴平湖市開展偵查工作,于6月5日確定該嫌疑人的住址。5日晚上8時許,民警來到嫌犯的住址,此處是一個普通的居民樓。“最初我們冒充樓下鄰居以漏水為名敲門,結果敲了很長時間沒有開門。”付文斌說。
后來,民警找來開鎖人員開始對防盜門進行開鎖。很快,防盜門被打開。民警打開防盜門正準備向里面沖的時候,竟然發現防盜門后面還有一道木門。于是,開鎖人員繼續開木門的鎖,民警突然聽到房間里面有咳嗽聲。
情況危急,民警未等木門鎖打開,上前一腳踹開門,沖進房間。民警發現一名年輕男子正在廚房,由于擔心男子拿刀反抗,上前就將其摁倒在地上。經過核查,民警發現該男子正是嫌犯“浩哥”。“浩哥”真名是陳某,今年20歲,四川廣安人。面對民警的突審,陳某支支吾吾,一副被冤枉的樣子。
嫌犯陳某指認自己藏的冰毒。 通訊員 李哲 攝
后來,民警在陽臺的一個角落里面發現一個垃圾桶,從垃圾的下面翻出一個塑料袋,里面有一個自封袋,裝著白色晶體。民警拿著這一袋冰毒給陳某看,這才讓陳某開了口。
順藤摸瓜
逮住“師傅”
陳某已經吸毒兩年多,此前也是從網上購買冰毒,并認識了上線“師傅”。后來聯系長了,“師傅”就提出讓陳某幫著其發貨,可以從中賺點錢,一般給陳某的價格是200元每克。陳某感覺這條路可行,就開始幫著“師傅”販毒,并且建立了一個QQ群,將購買冰毒的人拉到這個群里,長期提供冰毒。
民警在快遞公司將嫌犯李某抓獲。 視頻截圖
據陳某交代,雖然交易的時候不能見面,這里面存在著黑吃黑的情況,但是只要有人要貨,經過一段時間聊天之后就會發貨,必須走量才能賺錢。“一旦陳某遇到搞不定的客戶, 師傅 就會出面給陳某支招。”付文斌稱,陳某并不知道“師傅”的真名字,只是感覺這個人非常聰明。
“陳某交代,他與 師傅 曾經在江蘇常熟見過一面,我們判斷 師傅 很可能就在常熟。”于是,專案組轉戰常熟開始工作。民警在兩人見面的地方進行走訪,特別是一些賓館,結果查到了“師傅”的住宿信息,從而獲取其身份信息。“師傅”真名李某,22歲,江西人。
民警來到其暫住地進行調查,發現李某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來住了。通過調查,民警獲知李某填寫的一份材料顯示其在一快遞公司工作。6月11日下午,民警在常熟的服裝城對快遞公司進行調查,結果在走訪的路上恰巧碰上李某。民警跟隨其至快遞公司,迅速將其控制。
民警來到李某的暫住地,發現十余克冰毒。更讓民警吃驚的是,李某的暫住地竟然有酒精燈、燒瓶、攪拌棒等制毒器皿,以及多種制毒原料。據李某交代,自己曾考上一知名高校,大一的時候輟學,此時他已經開始吸毒。李某在大學期間干推銷,賺了些錢,可是為了購買毒品花光了。
輟學之后,李某就開始販毒,但是不滿足高價從上線購買毒品,就開始從網上學習制毒的知識,并且購買了相應的器皿和制毒原料。“李某已經進行了幾次嘗試,并沒有成功,但是如果沒有被抓,他很可能就摸索出來了。”溫國玉說。
目前,兩名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杜洪雷)
范先生稱,自己將監控設備拍到的視頻、恐嚇信和“神秘人”的截圖發到業主群內,不少業主稱“神秘人”中的兩人疑似小區的物管安保人員。業主們還集中反映:電梯刷卡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小區物業財務信息未公示;小區樓體外墻不斷掉落瓷片;
一次偶然的機會,西安市民小王加入了一個微信賭博群,以押數字定輸贏,單注封頂1萬元,10分鐘開獎一次,小王一天就輸了上千元。據小王講,在這個群里,有些人一注就押1萬元,這個群最少已存在一個月,有人已輸了幾十萬元。
一次偶然的機會,西安市民小王加入了一個微信賭博群,以押數字定輸贏,單注封頂1萬元,10分鐘開獎一次,小王一天就輸了上千元。
近日,有詐騙分子盯上閑置的電子購物券,謊稱可以幫市民將購物券提現從而實施詐騙。之后,群主又告訴唐女士,由于變現購物券的人太多,必須掃描二維碼4遍,才能返款,唐女士還得再掃兩遍。
略陽縣一名男子利用自己建的QQ群,在網上傳播大量淫穢信息,還企圖在線下搞所謂的激情活動,最后活動沒搞起來,民警找上門了。為了防止這個群的活動升級變質,勉縣警方立即控制了群主胡某和管理員彭某。
犧牲頭一天,余旭還委托好姐妹余穎的愛人朱先生給她準備幾條薄荷煙,她要帶給北京的戰友。今年珠海航展,余旭再次隨八一飛行表演隊參加表演,劉華強忍不住為他們的精彩表現點贊:水平一流,技術創新,素質優良。
為了確認消息的真實性,記者還是撥打了南陽市第八中學的電話,相關人員回答:該校沒有發生學生死亡的事情。
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黃某斂財2000多萬元、王某斂財1000多萬元,郭某、張某等人明知系詐騙所得,協助收取、轉交少至幾十萬元多至上百萬、上千萬元。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日前,安徽大學經濟學院的一位新生,在新生QQ群里發出了“超級紅包”,總額足足有一萬元,領到的人每人100元。
記者30日從重慶市公安局獲悉,當地警方成功破獲一起利用互聯網聚眾賭博案,打掉QQ紅包賭博群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經過兩個多月的偵查,專案組派出5個抓捕小組,分赴廣東、四川、山東、山西、湖北5省市實施抓捕,將涉賭QQ群主、莊家等8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近日,南都記者調查發現,有高利貸團伙通過一些網絡借貸平臺向大學生提供“裸條放款”,即進行借款時,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證的裸照替代借條。
而在該店“處方藥區”的柜臺上,明顯擺著“藥師不在,暫停銷售處方藥”的牌子。而河南社會藥店有1.95萬家,按每家藥店配一名藥師算,僅社會藥店的執業藥師我省就缺口2700多人。
而在該店“處方藥區”的柜臺上,明顯擺著“藥師不在,暫停銷售處方藥”的牌子。而河南社會藥店有1.95萬家,按每家藥店配一名藥師算,僅社會藥店的執業藥師我省就缺口2700多人。
據悉,這位80后的群主楊某,是一名手藝相當了得的理發師,有著穩定的收入,攤上這事只能怪自己太“聰明”。青田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楊某以牟利為目的,利用手機微信組建聊天群傳播淫穢視頻95個,其行為已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嫌紅包發得少,微信群里的群友與群主發生罵戰。群里有一位叫“A精品文玩”的女群友祝某,是成某通過微信附近的人功能添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