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日前,據媒體報道,某快遞網點的老板“跑路”,欠下了員工10多萬元的薪酬。因遭遇欠薪,該網點快遞員暫扣下1000多件快遞,導致很多市民無法及時拿到快件。
快遞員被欠薪當然不爽,但拒絕發貨、甚至壓件這種做法卻有待商榷。面對勞動權益受到侵犯,應該如何正確維護自身權益?你還會堅守那條職業底線嗎?
工資被欠快遞員壓件
據媒體報道,家住浦東新區合慶鎮勤益村的祝女士,端午節前在網上買了一件衣服,然而,等了好幾天,快件卻一直沒有送達。祝女士找到該網點,打算自取快件,卻被網點工作人員拒之門外,除了祝女士,勤益村許多居民都上門要求自找快件,卻都被看守包裹的工作人員一一拒絕。據了解,該網點老板“跑路”時,還欠著員工十幾萬元的工資沒發。快遞員表示,需要總部給出合理的說法后,才能處理積壓的快件。
對于快遞員的做法,不少市民表示同情,葛小姐認為,“快遞員應該屬于弱勢群體,快遞公司欠薪,快遞員扣著快件不發的做法肯定不對,但也實屬無奈,也許只有用這種笨拙的方法,感覺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吧!”
葛小姐的觀點并非少數,對于快遞員的遭遇,不少讀者都表示同情。某大型國企員工小李說,快遞員、建筑工人都屬于體力勞動者,自身缺乏法律意識,面對欠薪這類嚴重侵害自身權益的行為,往往缺乏有效手段來解決,“但是,老板欠薪是老板的問題,快遞員因欠薪壓件就是快遞員職業操守的問題了。”
權益受侵犯底線不能破
同情之余,對于快遞員的壓件行為,仍有不少職工認為做法過激,盡管快遞員權益受侵犯,但也不能以侵害第三方利益為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工會干部姜小姐認為,職工的勞動權益和職業底線不應該成為因果關系。有些時候,當職工勞動權益不能受到保護時,會采取一些極端手段比如扣下快件、損壞單位財物等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其實職工也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但他們作為弱勢群體,在缺乏法律意識的情況下,期望通過侵害第三方權益的方式引起社會關注,從而達到討薪目的。
“作為勞動者,以這種方式維權是不理性的,首先,在扣下快件時,已經觸犯了法規;其次,這種突破職業底線的做法不僅損害到客戶利益,而且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破壞的是整個行業的生存環境及誠信度,對職工長遠發展來說是不利的。”她認為,從另一方面來看,此類現象的發生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社會在勞動者普法宣傳以及法律援助方面尚有待進一步完善。
某醫院骨科副主任李海豐也持相同觀點,“其實,對于這些快遞員我是挺同情的,他們工作辛苦、勞動量大,攤上欠薪這種事,肯定很生氣。但是他們應該通過合法渠道比如尋求法律援助或者通過網絡呼吁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而不是突破職業底線甚至采取違法手段來解決。”李海豐說,作為醫務工作者,他們也會碰到病人拖欠醫藥費偷偷“逃跑”的現象,盡管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但始終要以救死扶傷為底線,不能把病人丟下不管,“比如心血管科就曾有一位重病患者,家屬無力承擔醫藥費而選擇‘消失’,面對這一情況,醫院一方面堅持給病人治療,另一方面通過呼吁社會力量募集資金等方式幫助患者渡過難關,最終妥善解決了這個問題。”
勞動者維權需要走“正道”
作為普通勞動者,工作中難免會遭遇侵權行為,當自身權益受到侵犯,應該如何正確應對?對此,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楊鵬飛認為,快遞員的遭遇雖然值得同情,但也暴露出他們法律意識的淡薄,當自身權利受傷害時,他們采取的維權方式是錯誤的,“從某種程度來說,這種行為侵害到第三方權益,已經觸犯到相關法律法規了。”與此同時,他認為,快遞員的這種行為即使幫助自己討回欠薪,但從長遠來看,已影響到行業誠信度,對行業整體形象造成不利影響。
楊鵬飛說,當勞動者遭遇欠薪、違法解雇等侵權行為時,其實有很多合法途徑可以維權,比如尋求勞動監察部門的幫助,或者申請法院對欠薪企業資產進行保全,也可以向工會組織求助,申請欠薪保障基金等,“為了自身利益突破職業底線,最終傷到的可能還是自己。”
了解顧書云的情況后,張勇剛立即請示值班領導,同意和同事交接手中工作,帶著顧書云來到璧山區救助管理站,幫他申請辦理返鄉救助。擔心顧書云路上沒錢,張勇剛私人硬塞給他100元現金,顧書云有些哽咽,連連對張勇剛鞠躬致謝。
以“每賣四輛車即以現金方式返還給第一輛電動車全款,按序以此類推”的促銷手段,吸引眾多消費者交款訂購“鈴仕”牌電動車。
據北京青年報2月21日消息,2月20日下午,山東日照市公安局東港分局通報稱,2月19日,東港公安經偵大隊在青島市黃島區將涉嫌合同詐騙罪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抓獲歸案。
“家門口的路已經爛了一年多了,一直沒人修,現在連小區物業都跑了,無人管理。”8月13日,家主鄭州中方園小區的居民許女士向映象網反映,中方園小區東門外的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就積水居民無法正常通行。
6月27日,廣東省惠州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失聯”3個多月的鐘啟章等3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抓獲。一債權人說,惠東縣有官員借給鐘啟章的錢有1000多萬元,“按工資他們哪里可能有那么多錢借人,說不定是從哪里貪腐來的。
6月27日,廣東省惠州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失聯”3個多月的鐘啟章等3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抓獲。一債權人說,惠東縣有官員借給鐘啟章的錢有1000多萬元,“按工資他們哪里可能有那么多錢借人,說不定是從哪里貪腐來的。
惠東縣一科級干部鐘啟章違規經商,負債10多億元后“跑路”。
“訂制了32萬余元南洋迪克家具,交了6.2萬元定金,滿心歡喜地等了近一年,卻等來一場空。記者又電話采訪了該商場法務吳女士,她說這件事正在處理當中,并以不認識記者為由,不愿接受采訪。
本報商丘訊4月19日上午,商丘市民張先生向記者反映,位于商品大世界西門附近的三鑫物流托運部拖欠他們的貨款沒有結清,突然“跑路”聯系不到人,與此同時,該公司其他網點全部關門,欠商戶約700萬元貨款。19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三鑫托運部門前,只見大門緊閉,幾十名焦急的商戶手里拿著厚厚的一沓貨運發貨單,一臉的愁容。
本報商丘訊4月19日上午,商丘市民張先生向記者反映,位于商品大世界西門附近的三鑫物流托運部拖欠他們的貨款沒有結清,突然“跑路”聯系不到人,與此同時,該公司其他網點全部關門,欠商戶約700萬元貨款。19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三鑫托運部門前,只見大門緊閉,幾十名焦急的商戶手里拿著厚厚的一沓貨運發貨單,一臉的愁容。
目前,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
過去的2014,家居界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業態,一切都顯得那么欣欣向榮,但在這繁華背后,卻是一片蕭條與冷清。2012年,歐亞達家居徐東店經銷商因資金周轉不靈、拖欠欠生產商及員工款項,經銷商攜款失蹤;
回顧2014年,跑路、失聯、裁員、倒閉……這些詞匯如同夢魘一般,纏繞在中小企業周圍,揮之不去。傳統行業的中小企業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不得不從擴張的狂熱中冷靜下來,去庫存成為當務之急,行業大洗牌的信號已然顯現。
近日,胡女士的朋友在煙臺一家材料商場澳瑪家具店訂了一套家具,因發錯產品,找到家具店,對方承諾重新換貨。記者聯系到商場辦公室,據負責人介紹,因為澳瑪家具拖欠房租,商場也在嘗試聯系店內老板,但一直沒有聯系上。
商戶稱可能拿不到全款 昨天上午,對于順鑫物流旗下線路“跑路”事件,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京航辦事處組織企業、商戶開了一個會。